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意愿、行为及绩效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封闭式独立创新因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弊端,已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需求。相比之下,开放式合作创新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形成了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网络组织模式——集群创新网络。此外,创新活动的本质体现为知识的创造,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不仅要在企业内部交流传播,更需要依托集群创新网络平台实现在不同企业间的共享,从而提升集群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而现实集群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企业知识共享意愿不强烈、知识共享行为不充分、知识共享绩效提升不明显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亟需深入分析集群创新网络的组织特征以及网络上知识共享的动态运行机理。因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网络上知识行为的动态变化,近年来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依托复杂网络等理论,针对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的意愿、行为及绩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数理研究,又根据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实例分析,以优化集群创新网络并实现企业知识的创新升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企业间知识共享意愿的达成是跨企业知识合作的基础,也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区别于传统博弈理论中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了有限理性企业间知识共享意愿的演化博弈过程。首先,系统讨论了影响企业知识共享意愿的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成本—收益要素和收益分配、激励惩罚等外部机制要素两个层次,并纳入博弈模型。其次,通过求解群体企业知识共享策略的网络演化趋势,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因现实集群创新网络一般具有无标度、小世界等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又引入网络结构变量,探讨不同网络结构对企业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对促进网络内企业间积极的知识共享意愿提供了管理学建议。
  (2)在企业具有广泛知识共享意愿的基础上,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行为的成功与否在于判断网络内知识是否得到传播以及传播程度如何,故需剖析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的传播过程机理。首先,因网络中知识共享过程与疾病传染过程极为相似,构建了基于微分方程的知识共享传染病模型。其次,区别于传统研究中企业主体同质性的假设缺陷,全面考虑了企业间不同的接触数量、知识传播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淘汰率等异质性能力因素对知识传播过程的影响,通过求解各异质性因素构成的知识共享再生数,验证了网络中存在知识共享行为的临界阈值以及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均衡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最后结合数值分析给出各异质性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具体影响,以期通过控制知识传播策略来指导知识共享行为。
  (3)上述研究推演了企业从无到有获取知识的共享行为,此外,还需要通过企业获取知识的数量以及整体网络知识水平的变动情况来判断知识共享的绩效。传统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多基于企业知识学习对象不变的静态网络结构中展开,考虑到企业将结合自身偏好选择合适的知识学习对象,并且上一时段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下一时段知识共享绩效的动态变化,因此需从动态视角研究不同合作伙伴选择策略下的知识共享绩效。为此,具体通过合理量化知识共享绩效的指标,对比三种合作伙伴选择策略下的知识共享绩效,观察最优知识共享绩效下的网络结构特征和企业能力特征,探讨何种网络结构及主体行为能力最有利于提升知识共享绩效,以期寻找最优知识共享绩效的动态演化规律。
  (4)结合集群创新网络的实际应用场景,选取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进行知识共享问题的实例研究,以验证数理方法得到的结论并弥补其不能覆盖的研究范畴。首先,为体现企业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现状,借助SIPO数据库,构建基于专利合作的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共享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结构特征,观察网络内企业知识共享的互动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此外,进一步借助企业问卷数据和专利统计数据,检验网络中企业的主体能力、合作伙伴选择偏好、实际知识共享行为和网络结构对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验证了前文数理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剖析了集群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知识共享行为的动力学过程,阐述了提升知识共享绩效的演化机理,为实现集群创新网络内充分的知识共享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管理学建议,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频繁,农业上含氮肥料需求的增大,化工行业对含氮基础原料的依赖程度的加深,含氮废水的排放也日益严重,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荷,危害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也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含氮废水的排放和处理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进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水生苔藓植物化石为固定化载体原材料,通过优化改性处理后,固载自筛选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用于含氮废水的处理。首先采用特异性筛选法,经分离,筛选出三株高效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L1、L2、L6,根据16S rDNA分子鉴定得L1号菌为
西瓜产生的巨大健康效益,加上消费者对健康和方便食品的需求,促进了鲜切产业的发展。然而,鲜切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速了产品的腐败变质,缩短了货架销售时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西瓜生产国,适合鲜切的西瓜特性研究缺乏。本试验选取了十种具有代表性栽培的西瓜品种,研究鲜切后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生理生化及微生物特性,探索品种间鲜切加工特性的差异,并归纳使用于筛选鲜切的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以5个夏季西瓜品种(麒麟、黑美人、特小凤、8424和京欣1号)和5个秋季品种(绿野、黑马王子、早抗京欣、苏蜜无籽1号和
摘要:文章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算法与程序课《循环结构(for语句)》为例,简述了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7-0166-02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c
期刊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加灵活化、交互化的教学平台。而“互联网+智慧课堂”模式则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提出了新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课程思政为链条,将课程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最后,通过将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培养学生专业认同和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及社会担当。  关键词 :智慧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期刊
摘要:若要使教学结构与学生未来的岗位能力结构相匹配,在校企协同中便需遵循双向互促的原则,企业则能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结构助力下,降低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工作适应期。以“互联网+”为背景,具体的对策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岗位调研、在OBE教育理念下重构校企协同模式、增大企业受益范围实现双向互促效应、打造信息化平台由企业主导纠偏工作。  关键词:校企协同;县域电子商务人才;双创型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要:通过对我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学时紧缺、课程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结合当下热门的MOOC、微课、SPOC等网络课程,通过学生自带设备进行学习,构建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线上教学与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监测、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课程质量监控。  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
期刊
一直以来,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始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相伴而生。在世界范围内,灾难性突发事件正呈现出单一类型灾害频发、多类型灾害并发、交织扩散以及影响渐趋复杂等特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四大类型的突发事件每年都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众所周知,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江苏作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省份,在应急管理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应对事故灾难方面压力巨大。如何切实有效地利用大数据等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人类的知识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以“知乎”和“Quora”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核心要素就是用户,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知识连接创造价值。用户数量的增长,对于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行各业、不同身份背景的用户大量涌入社会化问答社区导致社区的严谨性、专业性和严肃性急剧下降,问题回答的质量明显降低。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知乎”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回答者行为和回答内容这两个视角展开研究,期望探寻
摘要:为了满足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解决以教师创建教学资源,只具备单一的实验内容为模式的线下实践教学问题。论文结合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学问题,并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研究,引入GNS3模拟器,提出一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实践教学体系,即“一二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将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无线网络组建》课程实践教学中,来验证此体系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期刊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是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再制造被视为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发机制,已经受到了众多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再制造的发展不仅受政府政策的推动,更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密切相关。受到传统消费观念以及政府不到位宣传的影响,我国消费者对再制品估值模糊,导致购买时预期后悔的产生,直接降低了消费者再制品购买意愿。现有再制品运作管理方面的文献均没有结合消费者预期后悔心理这一问题。鉴于此,本文综合利用效用分析法、决策优化方法、数理推演法、计算机仿真等手段,从预期后悔消费者再制品购买效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