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多元需求不断增加,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必然要向着更可靠的信息传输性能以及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等方向发展。因此,面对频谱资源愈发紧张的现状,不以牺牲系统额外带宽为代价的多天线系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移动用户终端的体积、能量限制等物理条件大大制约了多天线系统的充分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作为一种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无线协作通信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中的多个单天线节点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天线阵列,以此获得协作分集,有效地抵抗了信道衰落,改善了整体链路的可靠性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然而,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多个潜在的合作伙伴节点,选择哪个节点或者哪些节点集合进行协作转发,或者当源端到目的端之间直达链路性能良好时需不需要中继节点的协作,又或者协作节点确定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在中继端处理源端转发来的消息,这些问题的判断都关系到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好坏。本文主要工作有:一、围绕放大转发中继协议、译码转发中继协议以及编码协作等基本协作方式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协作分集技术及中继选择技术,重点讨论了基于瞬时信道信息的机会中继选择算法以及改进的带有确认和退避机制的机会中继选择算法;二、研究了全速率无线协作中继传输方案,通过结合线性复数预编码技术和循环延迟分集技术,该方案经仿真验证不仅能获得全分集增益,提高协作传输过程的抗信道衰落能力,同时能明显降低检测复杂度;三、本文提出了全速率双路径协作通信系统中的最优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在上述全速率无线协作中继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改进,运用基于误符号率最小的、带有确认和退避机制的机会中继选择算法来实现该传输方案中两个中继节点同时选择。经仿真验证表明,通过对最优中继的选择并运用,系统的误符号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