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例原则作为一个法律原则的概念产生于19 世纪的德国,但是其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合比例性思想,却历史悠久,普见于世界各国。应该说,比例原则是法治国家下的一个产物,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一个精神见证和极好注解,是从崇尚公共利益至上的单一理念到追求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调和的转换的里程碑,是控制公权力的一个标尺,是保障私权利的一个刻度,是一个国家公法法治的象征。本论文分五章对比例原则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比例原则之界定本章首先从对比例原则的语义分析入手,廓清比例一词所使用的语境,进而说明法学上比例思想,继而对公法上比例原则的基本内涵、性质、定位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和说明。在作了这些界定之后,着力对比例原则的释义学结构进行了逻辑上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对比例原则在法律上的适用做了定位,之后又与和其有联系的其他原则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比例原则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总起来说,笔者以为,公法上的比例原则的作用就在于规制公权力行使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国家机关妥善、审慎地行使国家权力,除必须是能达到公益目的的手段外,还要选择对公民权利造成损害或限制最小的手段,而且这种造成损害的手段要与目的达成后,所获得的利益处于均衡的状态。关于比例原则的性质,学术界多将其理解为法律原则,但是,笔者认
其他文献
吉林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2005 年进入了攻坚阶段,吉林省委、省政府已做出部署,准备打一场国企改革攻坚战,利用一年时间基本解决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问题。但是,依据以往经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工程计价模式的对比分析,借鉴国外模式和实践经验,对国内该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唐律疏议》是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和注疏。唐代立法者总结前代封建立法经验,又能注意到当时的社会需要,敢于创新,使唐律成为一部完整而周密的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系统阐述核心劳工标准之争及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将核心劳工标准与我国的相关劳工标准加以比较,发现两者差距,进而提出对我国劳动立法的修改建议。在
在多模式集中办刊和融媒发展的背景下,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的出版功能和知识服务体系构建正处于积极拓展的阶段。本文从出版、运营、服务和宣传等角度提出了刊群体系融合和
收集分析了浙江省6a的火情监测与记录,及相应的环境林分信息,如坡度、树种、龄级、郁闭度、林地权属,整理分析了火、植被以及人为环境梯度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浙江省火损失的
利用Flankling荧光染色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结球甘蓝的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探讨了同源四倍体结籽率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倍体结球甘蓝自交授粉后部
斑节对虾具有活力强、耐干露的特点,适于鲜活上市,售价高,故而养殖的经济效益也比较高。现将近几年来本地斑节对虾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1虾池修
词曲递变是在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北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作为独立文体的诸宫调在北方路向上词(金词)向曲(清唱的散曲)的嬗变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对诸宫调曲调与金词词
现代西方哲学是语言哲学的时代,哲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转向了对语言的研究和关注。语言问题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语言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