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资金的使用周期也较长,因此,一般而言,房地产业需要借助金融工具融资从而满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一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房地产融资必然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这样,商业银行就直接或间接地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目前,在我国局部的房地产泡沫业已出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日益突显,并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改变单纯依赖银行信贷的融资格局,实现房地产融资多元化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房地产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为我国房地产业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即在市场机制驱动的基础上,构建起银行信贷融资为主,证券市场融资协调发展,多种融资手段共同作用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房地产企业融资面向的不再是过去单一的银行,而是充满竞争活力的有多种多样资金来源集合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企业可以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从而实现风险和效率的均衡。然而,由于房地产融资改革带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而中国又缺少自己的先验性理论指导和完善的制度环境,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加之制度创新的滞后特征也要求融资多元化的渐进式定位,房地产融资多元化不能走急功近利的路子,而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为这一模式的顺利实现提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