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液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在工作中要承受高温高压,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室壁上电铸纯镍来制造冷却通道的再生冷却结构来对其进行冷却。法兰材料为321不锈钢,推力室外壁在与其进行连接时涉及到异种材料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了热裂纹等缺陷。目前国内外关于纯镍和321不锈钢焊接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纯镍和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添加合金中间层的方法,抑制了接头热裂纹的产生,保证了接头质量。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在工作中要承受高温高压,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室壁上电铸纯镍来制造冷却通道的再生冷却结构来对其进行冷却。法兰材料为321不锈钢,推力室外壁在与其进行连接时涉及到异种材料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了热裂纹等缺陷。目前国内外关于纯镍和321不锈钢焊接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纯镍和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添加合金中间层的方法,抑制了接头热裂纹的产生,保证了接头质量。首先对纯镍与321不锈钢母材焊接性及异种金属的焊接性进行了研究。纯镍母材焊接后,晶粒长大严重。321不锈钢母材焊缝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混合组织,焊缝热裂纹敏感性低,热影响区由于Ti C、Ti N等组分液化形成了液化裂纹缺陷。纯镍/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为全奥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在321不锈钢侧熔合线附近出现了凝固裂纹缺陷。但在异种材料焊接中,由于纯镍热导率较高,避免了接头过热,从而抑制了热影响区液化裂纹的产生。由于两种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存在差异,导致异种金属焊接时纯镍底部出现未熔合缺陷,采用偏镍侧焊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纯镍/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的焊缝强度高于镍侧热影响区。采用试验与仿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异种金属焊缝热裂纹敏感性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降低焊接速度和321不锈钢熔合比,焊缝热裂纹敏感性及接头应力也随之降低,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从冶金、组织、应力三个方面对热裂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纯镍/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焊缝热裂纹形成机理为剪切液膜理论。S、P等杂质元素在晶界偏析,形成Fe-P、Fe S-Mn S低熔点共晶。焊缝凝固末期,低熔共晶沿晶界连续分布,形成液态薄膜,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导致焊缝开裂。通过添加In718合金中间层,抑制了焊缝热裂纹的产生,并对中间层厚度和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优中间层厚度为0.2mm,最优焊接工艺参数为电压55k V,束流42m A,焊接速度10mm/s,电子束焊接热输入约为2195J/cm。最终得到无裂纹的纯镍/321不锈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接头,接头整体抗拉强度达纯镍母材的95%以上,且接头塑性良好。
其他文献
一次性电动舵机中集成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Inverted Planetary Roller Screw)是一种将圆周驱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输出的螺纹啮合传动机构,以近满载使用为工作常态,因此其静态承载能力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本文对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进行了螺纹牙弹塑性载荷分布和弹塑性临界载荷值理论建模和实验研究,为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的静态承载能力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首先,基于IPRS的结构特点和工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空间中在轨航天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大量的航天活动导致太空环境中空间碎片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同时,伴随着航天器执行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化,宇航员常常要执行太空行走等出舱任务。因此无论空间碎片本身还是航天器受到撞击后产生的次生碎片都可能会对宇航员造成撞击损伤。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人体中骨骼和骨骼-肌肉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弹丸撞击后的损伤效应,并对高速
小行星探测在探索生命起源、缓解地球能源危机、建立深空预警防御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原位探测是小行星探测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小行星表面锚固是实现原位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小行星表面引力微弱,地质形貌特征复杂,温度变化范围大,使小行星表面锚固具有极大的技术挑战性,目前国际上尚未有探测任务实现小行星表面锚固。因此,基于钻压力小、温度适应范围大的力封闭式小行星超声波钻进锚固方案,开展了小行星表面锚固仿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转速和推重比不断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面临着高速、高温、重载等恶劣工况。在高速轻载工况下,打滑是航空主轴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薄壁轴承由于壁厚较薄,很容易产生弹性结构变形,这种变形会引起轴承载荷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轴承的动态性能和使用寿命。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采用超薄壁圆柱滚子轴承,本课题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究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分析
氮化硅(Si3N4)陶瓷是一种先进的高温结构陶瓷,但是由于Si3N4陶瓷材料的本征脆性以及制备技术的限制,难以获得大尺寸、形状复杂的陶瓷构件。镍基高温合金同样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刚度以及良好的断裂韧性。将耐高温强的陶瓷材料结合金属基体制成耐高温部件,可以满足在航空领域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部分瞬时液相(PTLP)连接方法连接Si3N4与镍基合金GH4169,探索不同连接温度等工艺
高精度叉架结构升降系统是一款应用于卫星的装配和测试工作的高精度升降设备。高精度叉架结构升降系统具有安装空间紧凑、负载能力大、精度高、升降平稳等特点。本文根据高精度叉架结构升降系统的技术指标,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高精度叉架结构升降系统位姿误差分析数学模型进行了创建,后完成了升降系统的静力学分析、升降系统工作平台的刚度分析,基于高精度叉架结构升降系统位姿误差分析数学模型对升降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误差分
近些年来,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其中风洞试验起着重要作用,风洞试验的效率也影响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速度。为了提高飞机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的效率和质量,电动变舵面系统不可缺少。本文针对风洞试验中安装在飞机缩比模型内部的电动变舵面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结构优化设计、非线性干扰因素分析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设计目标要求,分析了该系统传动机构的重点,即提高减速比,为此分别论证了驱动形式、齿轮传动、蜗
变体飞行器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适应性,折叠翼、变后掠等变形形式的变体飞行器需要承力结构发生变形来实现机翼或机身气动外形的变化。对于可变形结构,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较为缺乏,使得变体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工作量较大,影响了变体飞行器的发展速度。拓扑优化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结构重量并且增强结构刚度。目前的拓扑优化技术对于可变形结构的优化效果较差。本文通过改进拓扑优
随着对太空探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航天器体积和重量的需求远远超出了火箭的运载能力,需要大量的空间机器和机械臂系统来完成在轨装配、维护、维修等工作。作为典型的舱外多自由度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作用下,空间机器人自身也会出现性能衰退甚至失效的情况,因此面向空间机器人的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本课题以空间机械臂关节容错控制为背景,对机械臂关节伺服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和容
在小行星探测中,探测器的附着锚固采样技术对于小行星原位科学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冲击式超声波钻探器在小行星探测器附着锚固过程中的应用为背景,结合航天环境的应用要求,以适应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具有抗空间辐照能力、能够实现对冲击式超声波钻的稳定驱动为目标,研制以航天母线DC 28 V作为供电输入、输出功率不高于200 W、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