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电视因立体感强、画面逼真等诸多2D电视无法比拟的优点,深受大众欢迎。然而,长时间观看3D电视后出现的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视疲劳症状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观看3D电视带来的健康隐患已经成为制约3D电视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利用功能磁共振信号在脑功能研究方面的优势,设计观看2D和3D视频实验,研究大脑立体视觉功能区及长时间观看3D电视产生视疲劳的机理。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与立体视觉相关的功能脑区。通过组块模式和事件相关模式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以3D图片刺激作为实验任务,相应内容的2D图片刺激作为对照组,发现额叶眼动区(BA8)和高级视觉皮层(BA19)与立体视觉成像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视疲劳研究的特征脑区。(2)利用不同景深的立体图片作为视觉刺激,设计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实验方案,研究立体成像前景与后景对大脑功能激活产生的差异。结果表明,前景立体图像可引起大脑更大范围激活,由此推测景深是影响视觉疲劳的因素之一,而且前景成像比后景成像更易产生视觉疲劳。(3)设计基于任务的fMRI实验并结合主观问卷的方法对3D电视视疲劳进行检测。分别在观看3D/2D电视1小时前后进行棋盘格视觉刺激并扫描fMRI,对比观看前后被激活脑功能区的变化,结果发现,观看3D电视前后被试者脑激活区在BA8、BA18、BA19等视觉相关区域有显著性差异,观看2D电视前后被试者仅在默认网络区域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主观评测结果显示观看3D电视1小时会引起中度视疲劳现象,而观看2D电视只会造成次中度视疲劳现象,从而验证3D电视更易于导致视疲劳。(4)设计静息态fMRI实验对3D电视视疲劳进行检测。观看3D/2D电视1小时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以ReHo和ALFF值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发现,长时间观看3D电视不但会导致视觉疲劳,而且引起轻微的精神疲劳;观看2D电视会造成轻微认知疲劳,而视觉疲劳症状不明显。本文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观看2D/3D视频对大脑功能区的影响及长时间观看3D电视导致视疲劳的机理,论文的研究可以为观看3D电视视疲劳评估及3D电视健康标准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