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石河子城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分析,了解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和对老年人知、信、行得分情况,结合入住老年人主观感受及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探索养老培训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养老培训体系,为相关机构及教育体系提供培训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城区4家养老机构和2家社区,对116名养老服务人员和354名老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人口学特征和培训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比较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现况及需求的差异及不同养老服务人员对知、信、行得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服务人员得分的因素;养老服务人员知、信、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为了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养老护理需求,对118名入住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1.本研究养老服务人员共116名,医生9名,护士22名,护理员85名。男性21名(18.1%),女性95名(81.9%),养老服务人员平均年龄为47.7±8.7岁。聘任方式中合同工占66.4%(77/116),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占44.0%(53/116),照顾老年人数量在6~8人占32.8%(38/116)。2.养老服务人员一年内参加过不同类型专业培训为75.9%(88/116),参加岗前培训为63.8%(74/116),参加在职培训的68.1%(79/116);接受过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中,其培训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90.9%(80/88)为主;来源于民政部门50.0%(44/88)培训居多;培训师资满意度86.3%(76/88)评价最高。3.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方面:最希望培训时间在工作日白天占60.3%(70/116);周期在1~5天占47.5%(55/116);频率每季度一次占48.3%(56/116);地点在机构或社区占72.6%(84/116);希望师资力量来自机构有经验的教师占55.1%(64/116);考核方式更倾向于综合考核的占59.5%(69/116);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现况和需求比较,培训内容现况与需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3);培训方式现况与需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8)。4.养老服务人员FAQ1得分为(11.12±2.56)分;KAOPS总体得分为(121.19±18.89)分;SCSQ积极维度得分(24.39±6.20)分,消极维度得分(11.02±5.56)分。养老服务人员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从事养老工作年限、KAOPS得分是养老服务人员知识的影响因素;聘任方式、岗位、FAQ1得分是养老服务人员态度的影响因素;KAOPS得分、岗位是养老服务人员行为积极维度的影响因素。5.本研究中老年人354名(年龄≥60岁),男性138名(38.9%),女性216名(61.1%);机构养老老年人170名(48.1%),社区养老老年人184名(51.9%);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81.98±7.44)岁、(75.51±6.87)岁;丧偶老年人196名(55.4%);文盲组老年人145名(40.9%);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0.6%。6.对入住老年人进行定性访谈,发现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中医适宜技术的护理需求、慢性病的护理、养老服务人员护理态度、心理护理、营养膳食服务、医疗和护理服务。结论:石河子城区养老服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岗前、在职培训率较低,对培训各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养老服务人员对知识掌握总体偏低,对待老年人态度比较积极,工作中遇到困难采取较理想的应对方式;老年人对养老护理需求较多,因此,建议以本地区养老服务人员及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培训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为健康老龄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