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甚至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金融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传统商业零售、纸质传媒先后遭到互联网浪潮的冲击,而受到互联网影响范围最大,也是最为深远的行业,非金融业莫属,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基于此种影响,不少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了,商业银行的好日子结束了,互联网金融必将颠覆传统商业银行,未来的商业银行将不复存在。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耳听着关于商业银行命运的争论,不由得使人想起比尔·盖茨的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现实真的会如此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通过引证、思考、对比,把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炒得有点狂热的问题加以辨析,溯清根源,还原真相,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了解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和前景如何,进而推断商业银行未来的竞争战略和功能演变。由于互联网金融尚在发展之中,未来的走势和变化还有待观察,学术界、实务界及监管部门仍存在不同的理解,恰恰是这些不同的声音和实践的摸索,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文章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用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形成与界定,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是在信息传播扁平化的背景下,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金融需求的统称。随着各种金融中介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继而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金融理念,金融产品,金融模式以及金融流程。通过阐述国内外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但已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实质性的威胁。文章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及互联网企业与银行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揭示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重点关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和应对策略。文章以工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策略和实施情况为实证研究内容,对工行的战略布局进行了分析、判断,并提出目前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几点挑战,总结归纳出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及解决思路。认为商业银行应采取如转变观念、再造业务流程、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等多种有效措施,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转变经营观念,由存款利行转变为金融产品利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思想,并提出了“建立互联网金融创新失误成本较小的—创新特区,从互联网试错精神开始探索商业银行的转变之路。”这一新型观点。本文采用实际案例,业务模型,典型应用来分析说明问题,并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对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