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约2/3的肺癌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其中包括10%~15%因内科原因(基础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Ⅰ、Ⅱ期患者;30%~40%局部晚期病变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及部分Ⅳ期患者。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肺癌局控率和生存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伴随的毒副作用-放射性肺损伤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肺癌放化疗的联合应用,均使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成倍增加,据国外资料统计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36%。由此造成的呼吸衰竭是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临床上目前尚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状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以及肺癌胸部照射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这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本研究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放疗前后的动态肺功能检测,探讨放疗后患者肺功能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为全面了解放射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及研究剂量体积直方图(does-volume histograms,DVH)中剂量体积参数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找出肺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其次,DVH是目前三维适形放疗中被广泛接受的治疗计划评估方法。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了靶区和正常组织中剂量和体积的关系,特别是对正常器官的放射耐受性与受照体积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3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后的肺功能检测,研究DVH剂量体积参数与肺功能改变的关系,试图以DVH的有关参数预测放射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最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5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三维计划(DVH)及术前肺功能参数,试图寻找有价值的指标来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为临床最佳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