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后,我国的产业发展长期向重工业倾斜,由于重工业的超前发展占用了过多的资源,农业、轻工业等产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原来的产业结构变得越来越不平衡。虽然后来针对产业结构内部比例关系的失调进行了纠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的过度不平衡,但对解决产业不平衡发展引发的深层矛盾作用不大。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今天,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作为产业调整的不同方式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这种背景,我们对产业的平衡与不平衡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而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论文界定了产业的平衡与不平衡以及产业的平衡与不平衡发展;分析了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效应。产业的不平衡发展有多种正面效应,但不平衡发展过度可能伴随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产业断层、经济滑坡等。针对产业不平衡发展的负面效应,提出了预防和克服的平衡发展措施;分析了平衡与不平衡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从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增长大道定理的角度为其进行理论解释,并论述具体的实施途径;基于静态不平衡指数和动态不平衡指数的计算结果,对我国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借鉴美、日、印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产业应走以不平衡为主、平衡与不平衡相结合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