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NCR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男性和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肺癌同样也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者高度关注并且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负担。相关研究表明,肺癌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因素影响。此外,有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基因的许多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癌症的发生过程有密切联系。PRNCR1通过竞争性结合mi R-448上调HEY2,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进展。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PRNCR1 rs13252298、rs1016343和rs1456315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有关联。基于PRNCR1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SNP对lnc RNA基因表达功能的调控,本研究推测,PRNCR1的SNP可能会影响肺癌的发生风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PRNCR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提前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76例肺癌病例和612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其年龄、性别和吸烟暴露等背景信息,然后采集每个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大约5m L。本研究采用经典的酚-氯仿法从所有受试者的静脉血中提取出抗凝血基因组DNA。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分型技术对三个位点(rs13252298、rs1016343和rs1456315)进行基因分型。使用Haplo Regv4.1数据库预测PRNCR1的候选SNP的潜在功能。2.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使用Student’s t检验和χ2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肺癌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吸烟暴露状况方面的差异。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来评价对照组中各基因型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三个SNP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使用线性趋势χ2检验计算危险等位基因的累积效应。最后,使用叉生分析法计算PRNCR1 SNP多态性与吸烟暴露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以及效应指数(S)来评估PRNCR1 SNP多态性与吸烟的相加模型交互作用。本研究所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5.0。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携带rs13252298纯合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56.5%(OR=1.565,95%CI=1.091-2.245,P=0.015)。与携带rs13252298纯合AA基因型和杂合子A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突变纯合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71.9%(OR=1.719,95%CI=1.226-2.410,P=0.002)。以携带rs1456315野生纯合AA基因型的个体作为参照,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肺癌的发病风险较高(OR=1.488,95%CI=1.015-2.180,P=0.042)。隐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携带rs1456315纯合突变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肺癌的发病风险是携带野生纯合AA基因型和杂合子AG基因型的个体的1.484倍(OR=1.484,95%CI=1.032-2.134,P=0.033)。本研究表明,PRNCR1 rs13252298和rs1456315多态性与肺癌及其亚型的易感性有关,但并未发现rs1016343位点多态性与肺癌及其亚型易感性有统计学上的关联。叉生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携带rs13252298 AG和AA基因型的非吸烟者相比,携带纯合GG基因型的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1.830倍(OR=2.830,95%CI=1.581-5.065,P<0.001)。与携带野生纯合rs1456315 AA基因型的非吸烟者相比,携带AG和GG基因型的吸烟者罹患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604倍(OR=2.604,95%CI=1.809-3.750,P<0.001)。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参数估计值及其95%置信区间显示rs13252298和rs1456315位点多态性与吸烟暴露对肺癌发病无显著的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PRNCR1的rs13252298 GG基因型和rs1456315 GG基因型可以增加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是肺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分层分析结果表明,rs13252298 GG基因型和rs1456315 GG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的易感性增加有关。rs13252298 G等位基因是肺腺癌和肺鳞癌发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在众多的心血管疾病中,氧化应激损伤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氧化应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也是探究心血管疾病的一大热点。泛素化是蛋白质普遍存在的一种翻译后修饰,这种修饰控制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并对维持生理及疾病中细胞的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系统中,氧化应激损伤与泛素化修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方法
前言Sirtuins是一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和低等生物的寿命有关。SIRT1可以使组蛋白去乙酰化,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活性。SIRT1可以调节许多生物过程,如代谢,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存活和衰老。许多证据证明了SIRT1和Smad家族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体内和体外,SIRT1与静息和活性Smad2相互作用,SIRT1在特定位置与Smad2相互作用,Smad2乙酰化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感染在人群中占50%以上,在健康的成年人中通常表现为潜伏感染,但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和新生儿中会引起致命的感染。HCMV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cCMV)感染,是危害婴儿围生期健康的重要因素。cCMV感染的致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病毒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HCMV是
目的:探讨自噬介导的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DNA疫苗免疫增强效应及机制,为新型JE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pJME-LC3的构建及鉴定根据GenBank检索到的小鼠LC3B基因序列,利用RT-PCR法合成LC3B基因,重组至含JEV prME蛋白编码基因的pJME构建重组质粒,命名为pJME-LC3,BamH I/EcoR I双酶切、测序鉴定;脂
目的:在亚洲大湄公河次区域,疟疾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加强了疟疾防治工作,使大多数国家的疟疾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但区域内仍有部分地区如缅甸,疫情不容忽视,而我国的云南省隶属于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 Mekong Subregion,GMS),输入性疟疾在所难免。疟疾流行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在大湄公河地区大多数地方病地区出现主要以间日疟原虫为主。由于间日疟关注相对较少,尽管其全球
前言:溶质载体(SLC,Solute Carrier)家族是体内最大的转运体家族,SLC4是其中负责体内碳酸氢盐转运最重要的亚家族。NBCe1是SLC4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由SLC4A4基因编码,主要在肾近端小管基底外侧膜表达。NBCe1在肾小管HCO3-重吸收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NBCe1的功能异常会导致严重的HCO3-重吸收障碍,引起肾小管酸中毒,其特征为血液中的HCO3-浓度偏低,pH
随着近几年来不断展开的教育课程改革,广大教育专家、学者除了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不断革新和修正,也认识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挖掘思维导图的深度运用,目的在于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基于此,小学语文在思维导图应用下如何实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是我们当前讨论的热门课题。不少教授明确表示语文课文的目的不仅局限在课堂的讲解,更要向学生展示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笔者认为这也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工夫。以往,语文课堂整节课都是分析、讲解课文,看似学的知识很多,学生收获却不多。鉴于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期刊
目的: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s)具有良好的自我再生能力、较强的可塑性以及低免疫原性与低成瘤性,体外生长不易衰老,因此较之成体干细胞具有更好的再生医学前景。然而,由于目前AF-MSCs的体外培养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其生物学特点存在多样性,各项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难以明确不同胎龄来源的AF-MSCs之间的差异,因而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此外,虽然AF-MSCs的形态、增殖及分化的异质性被广泛认知
目的探究将无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以及产妇的产程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进行分娩的初产妇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试验组实施无痛分娩,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临床效果、产妇产程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实施常规分娩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有29例(96.67%)痛感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