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产权房问题由来已久。1980至1983年我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令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1985年至1989年掀起进城或进镇就业高潮,城郊农民抓住商机利用自家宅基地或有集体用建设用地兴建房屋向进城劳动力租售,小产权房由此产生。90年代起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小产权房的现象开始蔓延。小产权房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发展起来,进入本世纪后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凸显等问题的出现,小产权房呈爆发式的增长并迅速蔓延。小产权房问题发展至今,其自身的复杂性已成为困扰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治理的根源所在。中央政府对于小产权房所持的态度是坚决制止的但又未见有切实的政策措施出台。小产权房问题的存在不是单一的土地、经济或法律问题,它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小产权房已经从自然散发阶段进入利益博弈阶段,在愈演愈烈的小产权房利益博弈中,众多利益主体纠缠其中。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博弈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小产权房利益博弈过程的梳理,分析小产权房的发展脉络,透过对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互动,探索围绕小产权房产生的复杂利益关系。重点放在研究小产权房利益博弈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试图找出小产权房利益博弈中各方利益主体的矛盾点和平衡点。进而为科学、稳妥地处理小产权房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首先,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小产权房综述对小产权房的性质及特征进行阐述,在第三部分中对围绕小产权房展开的利益博弈的各方利益主体进行深入分析。为小产权房利益博弈过程的梳理与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第四部分对小产权房的利益博弈过程以及各利益主体在小产权房利益博弈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较深入分析。以小产权房在利益博弈阶段的不同发展时期为划分,梳理小产权房的发展节奏。最后,本文第五、六部分从小产权房利益博弈过程的分析中总结出对于小产权房治理的启示,进一步地进行各方利益平衡分析。从利益博弈视角对小产权房问题的发展走向进行分析、并对小产权房的治理提出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