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伤寒学术思想特色初探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给了我们学习中医的思想基础,仲景书赋予我们规矩准绳,后世医家则提供了圆机活法。从唐容川留给我们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其以《内经》为本,以仲景书为用,参合己见,注重临床,一线贯穿,给了我们难能可贵的研究史料和方向。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从唐容川医学思想探究入手,过渡到唐容川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并阐释了其在临床上对伤寒用方用药的拓展。文献综述部分搜集了近十几年关于唐容川学术研究的文章和一些医著中关于唐容川的评价,总结归纳出近年关于唐容川思想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以资借鉴。近代医学思想史著作多将唐容川归为中西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十几年的研究方向也多专注于《血证论》,关于其伤寒学术思想却很少有人涉及。论文正文部分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唐容川医学思想基础。主要以其《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两部著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其基本的医学思想观点,有以下四条:①脏腑形迹和气化相结合,注重气化相通,②阴阳水火气血的辩证关系,③唐容川对三焦的独特认识,④对“冲脉、血室”的认识。其中“气化相通”是笔者通过对唐容川的著作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所提出。下篇为唐容川伤寒学术思想。承接上篇,以《伤寒论浅注补正》《血证论》《本草问答》等著作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其伤寒学术特色和意义。本篇分三部分。第—部分为其对六气、六经的阐释,尤其是对标本中气和六经丌阖枢的理解,见其融合脏腑经络形迹与气化的特色。此部分还逐一论述了唐容川关于六经病的认识,联系《伤寒论》具体条文,总结出其内涵,为第二部分对脉证的阐释做好铺垫。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伤寒论》是唐容川又一大特色,笔者将其总结为“六经气化相通”和“少阳三焦联系上下内外、气化相通”,丰富了《伤寒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其学术思想在《伤寒论》脉证研究中的具体运用,详细论述其独具特色的伤寒脉法和对病证、病机的阐释,如脉分气血、气血同病、结而为病、冲气为病等。体现了其以形迹为基础,气化相通为精髓的思想特色。第三部分是其对《伤寒论》的用方用药的发展。结合《本草问答》《血证论》,阐述了其研究伤寒用药以形气论功效、以六气论功效的特色以及其如何把握经方的精髓,将经方加减灵活运用于临床。唐容川以仲景学术为本,注重中西汇通,采用印证补充、整体联系、气化相通等方法,以平实而又敢于创新的学风,发展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专利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出质,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权利优先受偿
本文以泰国春武里府蓬思里学校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起步教学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不强的非目的语环境下,意义聚焦与形式点聚焦对多样化口语输出的影响。受交际法的
河南省农村人口比重大,长期以来,如何变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是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加大对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转移就业培训,
二十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
目的:研究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工作模式的实践作用。方法:将88例予以胸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
19世纪中期的英国画坛,拉斐尔前派运动风起云涌。该画派受到同一时期英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许多拉斐尔前派艺术家把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作品《夏洛特小姐》频频作为其绘画
文言文作品的选文问题一直是制约现代语文教材编制的瓶颈。探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作品选文问题,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整体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必将有助于高中
基于英国有关婚姻家庭生活与女性生命周期的关键性人口数据,全面分析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叶英国妇女社会地位变迁过程中的若干重大历史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一方面,英国的
优化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但人们在分析教学过程时,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在认知系统上,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情感因
目的下肢反流性静脉溃疡是血管外科常见病。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总结静脉炎胶囊治疗下肢反流性静脉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外科门诊收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