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到现在,我国第二轮的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已经进行了十余年,而关于合并后的教师管理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选择浙西小县城的K中学作为教师管理的研究对象,该校是在2008年6月由该县城关片区六所乡级中学合并而来,新校址坐落在县城,大部分的教师来自于原撤并学校。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件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获取资料,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本研究运用理性批判理论对农村中学合并后的教师管理进行理性评判。理性批判理论最早由马克斯·韦伯提出,他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该理论主要是指人们要正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组织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合理运用他们为人类的发展服务。调查后发现,K中学合并前后教师管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教师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评价四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合并后在教师管理中产生工具理性扩张化的背景原因即农村中学合并目标偏向工具理性,然后提出教师管理工具理性扩张化的表现,主要有:运用教师管理制度严格预测、控制教师;教学管理活动追求最高效率;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发展手段忽视发展目的;教师评价则以数字化结果评判教师等。其危害是奴役了教师,使他们成了机器的附庸、失去了主体性,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呈现标准化特征。但是工具理性在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团队合作方面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容忽视。从而探讨教师管理中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相互关系,在分析教师管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诉求的前提下,提出教师管理应该是在价值理性引领下,利用工具理性更好地完成其核心价值的观点。为在教师管理中更好体现价值理性,让工具理性回归到手段地位上,提出了农村中学合并后教师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正确对待合并的价值理性目标,端正教师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定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尊重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实施形成性评价。本研究是在分析案例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忽视价值理性而追求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合并后的教师管理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相信能够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