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的“满洲国”建设方案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进“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日本整个侵略目标的初步实现。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有些学者也参与到“满洲国”建设中来,内藤湖南是代表人物之一。学界对内藤湖南的“中国学”展开研究的著述虽然很多,但针对其“满洲国”建设方案的成果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也是本文立题的缘起。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内藤湖南的“满洲情结”。对内藤湖南的人生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关注“满洲”问题的原因。第二部分,内藤湖南的“满洲独立论”。主要围绕内藤湖南的“满洲独立论”,对其分裂中国的言论进行剖析与批判,由“满汉民族矛盾”、“中央政府财政困难”、“中国无需国防建设论”、“中国领土过大”、“中国力保本土”等五个方面构成。第三部分,内藤湖南的“满洲国”建设方案。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阐述内藤湖南“满洲国”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其建设方案积极响应日本政府将“满洲国”建设成为“王道乐土”的论调,主张实行共和政体,竭力倡导“日满合作”,并在文化教育、民政管理等方面“献策献计”,以期达到掩盖日本侵略事实、骗取满洲人民信任的目的。第四部分,结语。对内藤湖南其人及他提出的“满洲国”建设方案进行评价。内藤湖南是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典型代表,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他试图通过所谓的学术研究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助言。本文以内藤湖南的“满洲国”建设方案为切入点,分析其“建设‘满洲’”口号下的侵略意图,揭露他在“亚洲主义”这一幌子下为日本侵略者辩护的殖民本质。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详细讨论了视频监测的智能控制的实现方法,成功地利用VC开发32位检验数据串行接口和解码器通信,从而控制带云
单纯的信息推送技术和信息拉取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需求。而智能信息推拉技术综合利用了它们的优点,可以较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主动
探讨了把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建立国家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网络的构想及实现方法.
什么是美,已经是多元化的概念了。由此必然反映在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城市建筑上。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被认为是建筑界的三种主要形式语言形态,它们的这种多
讨论了符号产生器形成攻击画面的原理,给出了符号产生器电路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介绍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知识转移具有情境嵌入性,并对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六个情境维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