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执政条件下高校院(系)领导体制进行了不断探索。近6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高校院(系)不仅需要落实院(系)党组织的政治责任,还必须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建立高校院(系)更加科学的领导体制,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启示,更需要立足于高校内部管理的实际进行改革创新。自1999年以来,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等许多省市先后创新性地实践了以集体领导、分工合作为基础的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从而使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出现了新的气象。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领导体制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立足高等教育的实际、遵循高校管理的规律、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进行不断完善。论文在分析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校管理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阐述了院(系)领导体制创新改革的发展方向,揭示了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合理性及其前景,研究了进一步完善院(系)领导体制的对策与建议。在系统研究院(系)领导体制相关问题中,重点探讨了构建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着力点;集中讨论了党组织在院(系)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以及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途径;结合梳理院(系)领导体制创新实践出现的问题,就有效构建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院(系)的功能定位及党政组织机构设立情况,并对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有关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性阐述,从宏观和微观上论述了探索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结合史料和有关教育文献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探索历程,并总结出五个历史阶段,详尽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演变发展的四大因素;第四部分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背景,论述了院(系)领导体制创新实践的三个理念,即:共同负责、依法管理和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有关省市在高校院(系)领导体制所做的探索实践进行了评述,具体阐述了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内涵、特点以及与其他领导体制比较的优势,揭示了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合理性及其前景,提炼概括了目前高校院(系)领导体制创新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第五部分重点研究了完善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对策与建议,集中阐述了实施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不可回避的党政耦合、核心保证、共同负责、素质建设、运行保障五个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