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全面渗透,我国从“+互联网”阶段逐步跨入“互联网+”阶段,“互联网+”战略已上升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与移动互联网最为接轨的手机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日渐狭小的瓶颈下,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完成在“互联网+”革命中的自我转型,这是诸多手机企业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互联网+”的内涵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作出一般性分析。然后聚焦于“小米模式”,从“互联网+”的视角全面剖析小米科技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而论证了基于社群而建立的隔绝机制、基于跨界平台而塑造的中间组织形态以及基于连接红利而形成的经济租金是“小米模式”创新的内在逻辑。接下来,本文构建了“小米模式”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小米模式”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互联网+”思维下手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4个核心内涵,即产品性能过剩,企业开启破坏性创新路径;传统价值链解构,企业倡导新的价值共创模式;供给方规模经济萎缩,企业构建平台形成需求方规模经济;产业步入生命周期尾部,企业跨产业转型捕获连接红利。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手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即通过跨界资源整合,逐渐从生产要素主导型的产品制造商向平台主导型的互联网服务商转型并释放巨大的连接红利,据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手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模型。而由于各大手机企业在资本积累、资源禀赋和技术底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也应有所不同。对此,本文有针对性地对在位型手机企业和后发型手机企业,分别提出实现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