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自尊是一个多层次结构概念,其构成不仅是内在的生物学上的,也是心理和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外表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身体意象或对身体外表的满意度已经证实是人生中自我价值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所以,身体自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很多因素都被提及与身体自尊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或是对身体自尊产生影响。本研究中从客观身体指标,性别和体重指数入手,了解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现状,又根据文献从心理、社会、行为层面选取了媒体影响、身体意识客观化、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等变量来探讨身体自尊的影响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体重指数的期望偏差、媒体影响、身体意识客观化、自我接纳和交往焦虑等变量与身体自尊有相关关系,并且,这些变量间可能还存在因果关系。其中,身体意识客观化起中介变量的作用,媒体影响、自我接纳、交往焦虑通过身体意识客观化对身体自尊起作用,身体自尊是因变量。研究过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07人,女生225人),每个被试完成了一份大学生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媒体影响、身体意识客观化、自我接纳、交往焦虑和身体自尊量表,并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体重和身高,选择理想体重指数图片。在研究一部分,鉴于国内没有较好的身体意识客观化量表,而本研究中身体意识客观化是中介变量,是模型构建的重要环节,修订了国外的《身体意识客观化量表》,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身体意识客观化量表由身体监视、身体羞耻感和控制信念三个分量表组成,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大学生人群中使用。在研究二部分,采用问卷法、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研究,基本证实了研究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