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监狱与狱制改良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狱制,一承明制。从性质上说,清代监狱之本质基本没有脱离封建狱制,还不是一种行刑机构,只不过为一种羁押待审罪犯防其逃脱的机构而已。清朝监狱的管理体制相对简单,负责管理监狱的多半不过为一些素质低下、贪婪残酷的佐贰杂流而已,因而尽管在监狱立法中常不乏有关体恤囚犯、依法待囚的规定,然而事实却是令人“闻之(监狱)不禁毛骨悚然”,监狱之残苛凌虐,屡禁而不止。 鸦片战争后,因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在内忧外患的双重作用之下,变革之风日盛,近代国门渐开后,国人对于西方先进制度探求伊始即涉猎其狱制,这是一件多少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但其中缘故说来也颇简单。因为,诚如西人所说,狱制乃社会“文明”程度的镜子,彼时中国人既认西方为先进的典范,而狱制确系关乎社会哀痛的敏感处,因此社会的变革肇始于狱制改良也系情理中事。 虽然后人对鸦片战争后清朝狱制及其改良的评价是褒少贬多,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进程,其狱制改良的积极意义为更多的人所关注。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笔者以鸦片战争后清朝狱制及其改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原因、研究方法并概述了研究现状及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清朝的监狱概况,主要是清朝监狱的立法特点、清朝监狱的设置与狱官、清朝监狱管理制度和清朝监狱的腐败残酷。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狱制改良的背景和原因。第四部分分两个大的方面详细介绍了清末狱制改良的实施。第五部分主要对狱制改良进行了评价,对其积极意义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其他文献
作为直系军阀的重要权要,吴佩孚是军阀时代炙手可热的人物,同时也是颇具学养的一代儒将,这样就使他的形象有别于同时代的军阀,自己也成为了具有双重色彩的历史人物。所以,对于这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学术领域有必要加以研究的重大历史现象。而随之而来的如何将历史学同信息化这两个分属不同知识体系的学科加以融合,以实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资产规模约为1.5万亿,俨然成为金融业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  8年,资产翻了62倍。  截至2015上半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资产规模约为1.5万亿,俨然成为金融业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  不可忽视的现状是,尽管经历了高速增长,目前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规模尚与信托、保险等金融业态10万亿级的规模有一定距离,而且金融租赁公司以往业务模式相对单一,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如何重新调整资
明清之际,面对北方“夷狄”——满族的入侵,以儒家士人为主体的汉族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了长久而激烈的反抗斗争。对于这些在儒家文化氛围中世代衍息的知识分子而言,明清易代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