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观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诗坛上,孟浩然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独特,体现着孟浩然独特的自然观。正因为他一生纵情山水田园,使得他被赋以“山水田园”诗人的称号。   孟浩然的诗歌具有浓烈的自然观。他的田园山水诗大多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地域的山水、寺观风景、园林风物,这些都是他的笔下孜孜不倦地描写对象。诗作中极富灵性地展现了诗人的足迹,同时诗人也尽情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既使日常生活诗化,又使诗歌生活化,缩小了高雅的诗歌与平凡的生活的距离。孟浩然的山水诗,虽寄寓风雅精神,但诗作绝非是口号,绝非是说教,而是呈现灵动超然的风格。寄情山水的孟浩然不是追求纯粹的感官享受,而是有其深刻的内涵。他的山水诗,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一致性。这是其诗独特风格的重要内涵。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自然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他一生主要生活在南方。以襄阳为中心的南方山水是孟浩然最为熟悉和亲切的生活环境。南方秀美的自然风光不但陶冶了孟浩然的性情,而且影响了孟浩然诗的取材与创作风格的形成。   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经济繁荣、政治昌明,这是他诗歌创作基调形成的社会基础。孟浩然的内心世界,既有儒家的济世用时,也有道家的避世归隐,还有佛家的无欲无我。这三种哲学思想共同熔铸了孟浩然冲淡清逸,悠远深厚的诗风。孟浩然之所以选择写清明淡泊的山水田园诗,这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孟浩然虽然没有实现立身扬名之志,但他的抑郁和挫折之情,却从大自然获得了安慰。孟浩然通过接受大自然洗礼,清除掉世俗的观念,并将自身隐于大自然,从中领悟到了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绝对真理和求道者向往的理想世界,对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从词义入手,对《说文解字》婚育词进行全面研究,查找其中与婚育相关的词,并进行考释、分类,解析其中的文化资讯。坚持文化与训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类词汇进行了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