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余热温差发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装置设计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e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余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其回收利用广受关注。温差发电可将余热能量转化为电能,节能的同时降低有害物质排放,具有无污染、无噪音、结构紧凑、免维护等优点,是一种纯绿色能源技术。由于早期的温差发电装置安装成本较高;发电效率较低,限制了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但随着热电材料的研发,安装成本和发电效率问题得到缓解,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逐渐被推广。但是,在船舶上的余热温差发电技术还未得到应用,对其可行性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依据温差发电原理,主要针对船舶柴油机废气余热的利用,开展了船舶余热温差发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装置设计研究,通过模拟结果验证了实际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应用的可行性。首先,建立了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其换热过程,分析对比不同结构尺寸和边界条件下实验装置模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得出:为了较好的平衡高温烟气余热,烟道外壁与温差发电片热端之间应填充约14mm厚度的导热油;与强制风冷相比,实验装置冷端采用水冷方式时,散热效果更好;实验装置冷端采取水冷方式时,冷却水的最佳流速约为1Om/s。其次,根据已确定的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和边界条件,设计并搭建实验台,实验台的工作环境参照实际船舶机舱的工作环境。利用Fluent软件对实验装置的换热过程进行模拟,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装置结构参数进行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最后,依据本文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换热过程的模拟方法和修正、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对MAN&BW41V32/40式船舶主机的一段烟气管路在安装温差发电装置后的换热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验证了实际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应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旋转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由转子不平衡等因素产生的机器故障和事故也日益增多,对旋转机械进行动态的平衡已成为现代工业旋转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现有的旋转机械振动检测装置多为单通道或双通道仪器,但随着动平衡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对旋转机械生产标准的不断提高,多点、多方向的测量变得十分重要。多通道测量系统要求对多个测点进行同步的、实时的测量和记录,采用传统的测量原理很难满足上述
本论文为对某型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粘性流的数值模拟,来得到该船的粘性流场各细节,包括绕流特点、粘性阻力及成分、尾部伴流场等。该江海直达船属于低速肥大船型。该型船在中低速
安全的大米水分有利于减少大米储藏的损失,保证大米的品质,不仅保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也为大中型缺粮城市的稳定供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大米水分快速、无损检测研究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试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在现代测试系统中,其测试项目往往很多,如果对于每一个项目都编写一套测试软件,那么其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且
由于专用海水压载舱的腐蚀状况严重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和结构安全,国际海事组织于2009年起实施新的船舶涂层标准(PSPC)。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涂料和涂层本身,而且也涉及到涂
目的:观察慢阻肺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护理的慢阻肺患者56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
临床上,出于早期诊断、精确治疗之新理念,主动式无创、微创消化道诊查机器人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医疗器械工作者瞩目,而且随着微机械、微电子、微传感和微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开发
本论文以国家"十五"海洋863项目(No.2001 AA602021)"海底管道内爬行器及其检测技术"重大专项课题为背景,围绕管道漏磁信号的处理展开分析,重点研究漏磁检测中漏磁信号的去噪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柴油机被广泛应用到商船上。船用电控柴油机因其低负荷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柴油机,因此受到船东的青睐。在ME电控柴油机中,液压伺服系统至关重
目的 评价对艾滋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 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96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8例,分为实施常规护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