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改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电影开始具有叙事功能起至今,文学与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历史。关于改编观,也早有各家观点,总而言之,不外乎两种:忠实原著和再创造,这中间又有一个“度”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的语境下,所有这些陈规都被弃之不顾,电影改编出现了一种本文称之为“后现代式改编”的新式改编方法和观念,它既模仿又反模仿,既拼贴又解构。 本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通过对目前电影界存在的一种值得研究的改编现象进行简单地介绍,由此导入正文。 第二章是考察背景。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的社会语境以及从文学到电影的百年互动史的分析,来探究后现代式改编出现的各种背景。 第三章是研究个案。通过对《哈姆莱特》、《阿甘正传》、《大话西游》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改编文本进行分析,来展示文学改编成电影的具体过程,并指出其中的后现代意味。这一章侧重于从“怎么样”这个微观角度关注改编过程。 第四章是探索原因。通过分析社会大环境(包括当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历史观等观念)的转变以及文学、电影(包括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电视、网络对改编造成的“影响的焦虑”,来说明后现代式改编出现的具体原因。这一章侧重于从“为什么”这个宏观的角度切入关注现象的成因。 第五章是总结影响。通过分析后现代式改编对社会、文学、电影制作者和电影本体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不回避其消极影响的同时,侧重于肯定新式改编在电影学层面上的积极意义。 第六章是结语,通过对本文内容作一个总述性的概括,重申作者的观点(后现代式改编将一直作为一种新的电影思维方式体现在电影改编的创作过程中,而不会完全消亡),以此来结束全文。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切入时下比较盛行的一种改编方法,试图为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研究开辟一个新角度;借鉴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后现代主义),把后现代式改编作为宏观的文化研究的一个现象来考察,同时又紧贴作品,从微观的角度展示改编的具体过程;关于“影响的焦虑”和“新作者论”的探讨虽非首次,但本文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将后现代式改编作为电影创作的一种思维方式,据笔者所知,尚属首次。关键词:后现代语境文学电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