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N油田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储层差异性非常大,根据储层性质不同将小断块细分为薄互层储层、高倾角储层和边底水储层。开发现状表明区块内没有形成有效注采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针对JN油藏开发现状,本文通过PVT实验对储层原油吞吐潜力进行评价,结合地质资料建立了相关机理模型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储层类型进行了 CO2吞吐可行性评价和增产机理研究。得到如下认识:(1)储层流体是典型黑油,具有中质、低黏度、低气油比、膨胀能量小等特点。注C02膨胀实验说明储层原油吞吐潜力良好,当CO2溶解度60mol%时,储层原油膨胀系数1.37,降黏幅度76.44%;(2)薄互层油藏注CO2吞吐方案可知,CO2波及范围为井筒周围半径40m区域。优化参数:注入量1000t,注入速度120t/d,焖井时间18d,吞吐周期2。优化方案增油量1208.15t,平均换油率0.604t/t,采收率增加1.24%,增幅19.84%。增产效果一般;(3)高倾角油藏衰竭开发方案模拟结果显示:衰竭式开发中后期重力驱是主要驱动能量。同一倾角,高、中、低部位井采收率依次增大,储层倾角越大,低部位井衰竭采收率越高。低部位生产井能有效利用重力驱提高原油采收率;(4)高倾角(30°)油藏注CO2/CH4吞吐方案可知,注CH4吞吐增油效果明显,注CO2吞吐效果较差,尤其是低部位井。注CH4优化参数:注入量800t,注入速度70t/d,焖井时间22d,吞吐周期数3。优化方案增油量3217.14t,平均换油率1.340t/t,采收率增加2.78%,增幅26.23%,增产效果比较好;(5)边底水油藏注CO2吞吐方案可知,注气时机越早、产水率越低,则吞吐效果越好,优化参数:注入量600t,注入速度85t/d,焖井时间12d,吞吐周期3。优化方案增油量2118.84t,采收率增加2.77%,增幅14.05%,平均换油率1.177t/t,增产效果比较好。注CO2可有效抑制储层产水;(6)总结3类油藏注气吞吐方案:吞吐增产时间长,对注入速度不敏感,多周期吞吐效果依次变差,吞吐波及范围小是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一个重要因素;(7)JN油藏注CO2吞吐增产机理:原油体积膨胀、降黏作用、萃取原油轻质组分、形成内部溶解气驱。对于边底水油藏,还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压制水锥这些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