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东荪是民国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是为数不多的最早开始关注并谈论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学者。自幼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扎下深厚的旧学功底,青年时期,远渡日本,接受新知,打开了广阔的视野。虽钟情于哲学,但是面对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中国国情,出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毅然投入到挽救民族危机的浪潮中,将他的政治理想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构建了一条以分析历史推知现实为出发点,以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同一”论为理论基础,以化冲突为调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重心,以士为“托命者”,以渐进方式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之路。
张的民主思想是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是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尽管最终理想未能实现,但其不少深刻的理论思考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沿着民主是什么,为何需要民主,怎样实现民主这一条主线,力图清晰梳理张东荪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脉络。文章由五部分组成,前言旨在介绍笔者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所遇困难;第一章分别从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出发分析张东荪为何钟情于民主;第二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着重介绍张东荪“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政治理想的具体内涵,囊括了他对民主的理解,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对中国实行民主之必然性及存在困境的深刻分析;第三章从民主实现方式出发,阐述了张东荪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渐进的思想;全文的最后一章则介绍了张东荪费尽心思用笔墨勾勒出的实现民主之路的具体实践方案,即中间路线思想。
总体而言,本文运用政治学理论,在归纳、分析和评论的基础上,以期客观再现张东荪民主思想的真义,并进一步挖掘其思想中的闪光点,使之能够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即便只有些许,亦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