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变换技术的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信息领域中,数字图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巨大的数据存数量和网络运输负担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两大难题,严重考验着压缩技术的性能。而且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已经渗入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而图像压缩是在图像采集、存储、传输、显示过程中的首要处理步骤,图像的后续处理及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压缩质量的好坏。本论文以可逆整型自适应变换原理为主题展开对图像压缩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图像分割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四叉树分块的实现原理与方法。其次,结合浮点型变换的基本原理,对当前图像压缩中的几种常用变换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对时域交叠变换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基于时域交叠变换和四叉树分块,分别在有损和无损条件下实现二维图像自适应压缩。在有损压缩方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分层时域交叠变换和四叉树分块的二维图像自适应压缩算法。较之基于固定分块的时域交叠变换算法,本章算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进行系数重组,使得具有相同频率特征的变换系数集中在相同子带中。其次,编码部分选用具有复杂度较低的高效率的集合块分裂编码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固定分块的时域交叠变换算法,与离散小波变换性能相当。在有损至无损渐进压缩方面,研究基于可逆时域交叠变换和四叉树分块的二维图像自适应压缩算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1)以时域交叠变换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可逆整型交叠变换方法。可逆整型交叠变换通过前向滤波器发掘相邻块间相关性,将高频分量转移,并通过后向滤波器在逆变换过程中重构,从而提高块变换效率且有效缓解块效应问题。完全可逆整型变换的实现依赖于对交叠变换的基矩阵进行矩阵分解和多阶提升结构实现。结合多级分层算法,在可逆整型交叠变换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二维图像渐进压缩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无损压缩可取得与JPEG2000标准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2)与四叉树分块算法巧妙结合,根据图像的纹理分析设定合适的分块阈值,得到不同的分块大小。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利用图像区域的特点来去除像素间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随着现在大学校园的深入建设和校园内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要求和保障已成为校园网建设的核心课题之一。然而校园网内各个应用系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要有效解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用户已经从单纯的获取信息模式向创造互联网信息模式转变,实现了网站与用户的双向交流。因此,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主观性文本,这些文本包含
随着虚拟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针对虚拟机的攻击工具也层出不穷,尤其是保存着用户大量重要数据的客户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令人担忧。传统的文件保护位于目标操作系统之中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宽带接入的普及化,交互式多媒体业务日益成为网络业务的发展方向,视频点播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网络多媒体业务成为研究的热点。P2P技术为实现大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实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系统是企业必然选择。ERP系统包含着企业众多重要的信息,因此近年来网络安全事故不断增多。IAM(Identify and A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使得通过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并进行三维地形建模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了遥感图像特点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科学的进步。新一代计算机无论是计算能力还是计算速度都比以前的计算机优越,但是人类对计算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实践中,有些单处理器不
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人脸识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人脸识别在视觉监控、数字身份认证、公共安全、电子商务、多媒体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简单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目前使用的密钥管理的各种方案,重点分析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特点,针对有执行器节点和无执行器节点的两类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各自不同
工作流概念起源于生产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针对日常生活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和角色,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