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的审美化历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味觉是否具有审美性在中西方美学中是个经久不衰的论题。在重视理性思维的西方美学家们看来,味觉是不能够提供审美性的,它是与肉体关系过密的“低等”感官知觉;但在重体悟与感受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味”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论诗论艺的重要介质。本人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及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后认为味觉是可审美的,但它的审美机制相较于其他感官知觉更为复杂,不仅主要受到了视觉及嗅觉这两种主要感官知觉的影响,还被人的主观情绪与心理左右着,可以说,味觉的审美过程是一种由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成果,同时情感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感官在中西方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在味觉中的表现作出分析,揭示重理性的西方美学将味觉排除在审美感官之外的事实,同时揭示重体验的中国传统美学对味觉可审美的肯定,进而找到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味觉可审美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则分析味觉的机制及味觉审美化的可能,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味觉审美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进行梳理,提出视觉与嗅觉对味觉审美的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并在人类学视角下对味觉的审美进行一个叙述,证明味觉的审美是一种由单纯的感官感受向超验性的心理情绪过渡的过程;第三章则分析味觉进行审美化的过程,详细运用感官鉴赏理论阐述味觉刺激、味觉锐化以及味觉智化层层递进的审美过程;最后一章则以“艺格敷词”理论为灵感,对中国唐代诗僧皎然的茶诗做出文本分析,通过对这种味觉感受进行描写的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来证明味觉是可审美的,分析茶道与茶艺在味觉进行审美时产生的作用,对味觉审美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进行一个前瞻阐论。本文依托于西方美学及中国美学中的感官审美理论,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对味觉的可审美性进行论证。相较于现有的本论点学术成果而言,本文论述视野更广,主要运用美学理论,同时结合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对味觉的可审美性进行阐论,并在其中运用了中西理论对比、文本分析的方式论证,立足于味觉本身而非其形而上化,这对于感官鉴赏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尝试。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使得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交流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可以用更快速的方式获取信息,很多新型语言也随
机关作风是部队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部队机关仍存在'新老五多'现象、新衙门作风、人少事多、土政策泛滥、执纪不严、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必须向聚焦练兵备战
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有能增强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和拓宽高新载体等优势,也存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复杂多元容易对高职生价值
海事教学实习船是一艘集教学和运输为一体的高科技船舶。该船不同于普通散货船,其送审设计既要满足散货船的要求还要满足客船的要求。介绍了该船船型的主要特点为合理布置,满
本文围绕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的特点分析了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以及校园网在大学生品格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校园网应用于大学生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决定城市文明的程度,园林工程施工的整
<正>王玲玲,女,1949年生,医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主任,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会议
分析了某海洋工程船推进轴系的结构和特点,并对其高速轴段和低速轴段分别进行了校中计算与分析,针对高速轴段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对其安装工艺的特殊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方法对同类
重金属污染给公共健康和环境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是一些工业污水,如电镀、冶金、电池制造废水,通常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经过预处理后往往还有较低浓度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