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结合拮抗针法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拮抗针法改善中风后遗症上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作用机理,为中风后遗症上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拮抗针法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刺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2周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肌张力评分法(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及改良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ADL)评分法评定治疗前后患侧痉挛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1治疗后的上肢Fugl-Meyer积分比较,显示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在改善肢体运功功能方面,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1“头针结合拮抗针法”对中风后遗症的肌痉挛状态的缓解治疗起到重要作用。2“头针结合拮抗针法”能促进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3“头针结合拮抗针法”是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理气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研究疏肝解郁法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方法:本课题所选的60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美容科典型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针刺方法方法:62例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女性卵巢也是受损器官之一。卵巢在育龄期女性的月经、生殖及产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卵巢
自1987年1月至1991年12月,5年间我院共收治11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其发生率0.47%,病死率0.87%,围生儿死亡率17.24‰。发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34.78%),凤心病为第二位(23.48%);心衰发生以风湿性心脏病为首位。本组病人中心衰病人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流派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诗经·国风》中的诗歌作为分析来源,对其诗歌中包含的“人是植物”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这部中国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方法,观察调肝益肾理冲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各项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医疗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化的医疗信息的需求。随着医院的日益扩大化、规模化、专业化,传统的手动医院信息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我国医药体系发展的
预混压燃(PCCI)柴油机的预混压燃功能是通过调整进气门关闭时刻和提前喷油角度实现的,其能有效的控制可溶性有机物的排放,在PCCI柴油机中,加入废气再循环系统(EGR)能有效的控制一
目的体外培养骨骼肌L6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采用棕榈酸诱导的方法,建立骨骼肌L6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给予不同条件的人工干预,探讨骨骼肌源性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模型中GLUT4表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取得了进步,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投资者保护机构立法尤为明显。在此方面,域外相关立法与实践对于我国建立相应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