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带磁断层岩板挤压模拟地磁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郑州地震地磁日变曲线作为研究对象,将地震发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地震孕育前期、地震孕育中期和地震发生日三个阶段。针对三个阶段的地磁日变曲线,用天然带磁断层岩板试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采集数据包括垂向力、垂向位移、磁感强度和裂缝宽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磁感强度作为外参量,垂向力、垂向位移、裂缝宽度作为内参量,将外参量与内参量结合起来,以了解地震地磁日变曲线的力学背景。建立完整的模拟试验系统,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地震地磁日变曲线进行模拟,通过控制垂向力的加卸载速率,实现磁感强度按照曲线的趋势变化。试验中控制界面显示垂向位移和时间的曲线,并结合整分手记磁强,控制试验加卸载速率。试件磁源的移动和裂缝的开闭状态均会影响磁感强度的大小:裂缝宽度增大,磁强增大,裂缝宽度减小,磁强减小。垂向力、垂向位移、裂缝宽度和磁感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对应,四个参量呈正比例关系。垂向力加载时,垂向位移增大,裂缝开启,磁感强度增大;卸载时,垂向位移减小,裂缝闭合,磁感强度减小。垂向力、垂向位移、裂缝宽度与磁感强度的变化曲线会有时间上的错差,垂向力变化提前于磁感强度,垂向位移变化与磁感强度相当,裂缝宽度的变化会滞后于磁感强度。试验对每条地磁日变曲线进行了三次模拟试验,试验结果相同,且具有可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力变化是断层运动的原因,在断层运动形成较大的位移之前,磁感强度会有一定的前兆信息。以地震孕育前期的地磁曲线及其力学背景为基准线,与地震孕育中期和地震发生日的地磁日变曲线的力学背景对比。得到基准地磁日变曲线与地震活动中期以及地震发生日异常地磁曲线代数之和跟各阶段的地震地磁模拟曲线结果相对应。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对地震过程的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强夯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也逐步展开,虽然存在一定量的宏观理论解释,而土体有其特殊性质,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强夯加固机理的理论更为合理。本文充分结合实际工程辽宁北镇
海洋平台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和开发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我国充分利用海洋能源的梦想。因此,准确预测它们在人为和自然灾害环境中的行为,提高它们抵抗人为和环境灾害的能力,保障
本课题来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某矿巷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衬砌项目。大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山区之一,也是我国少有的一处未开垦的处女地,地区矿产丰富,矿脉庞杂。山岭大致呈东北走向。体质以岩石为主,地质条件较好,是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较理想的地质条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巷道支护、隧道初衬等施工中应用会越来越多,因为其即挖即喷的技术优势以及早强性,一方面早期的强度形成可以延缓围岩应力的释放,从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城市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市政管道工程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政管线穿越整个城市,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市政管线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大
在普湾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中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预制桩和灌注桩达不到承载力的要求,根据这种情况,工程上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桩,即载体桩。载体桩
对重要的既有建筑物下进行施工开挖,经常需要对桩基进行托换。特别针对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托换技术非常有效。由于托换工程的复杂性和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开挖地下通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带来了规模庞大的工程建设。在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同时,深基坑工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对邻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