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作为城市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地征用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引发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它涉及到国家政策法律、土地制度、房屋(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及房地产市场等诸多焦点,触动了政府、开发商、被拆迁(征地)群众、拆迁实施单位等多方利益。
在这个城市高速发展和大规模改造的时代,占用农民土地和城市拆迁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最敏感的神经,一些政府部门试图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城市建设的进程,使得各种矛盾激化。如何既实现公共利益,又不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博弈是当前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建设用地产权转移过程中各方行为博弈的关键是合理赔偿,其前提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产权制度。本文通过概述我国城市化产权转移过程中的较为突出的主要矛盾,并试图剖析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寻求缓解矛盾的途径。
第一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并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第二章从土地产权制度的比较、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基本的博弈理论三方面对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章从农地征用和城市拆迁两个角度剖析了现行制度下,建设用地产权交易的利益分配状况;第四章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与用地单位和土地产权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第五章提出了通过增加竞争和加大奖惩力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用地单位和土地产权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博弈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