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中国多个地区都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身影,其中山东地区凭借各种优势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新局面。在马克思主义早期山东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不同目标受众分类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扩大了传播效果,丰富了传播形式。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过程中,曾不断得到山东开明人士的支持,创新了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对基本史料的辨识和整理,对1906年—1927年7月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的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全文包括绪论和四个章节的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阐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及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以此得出进行本研究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入山东地区,这也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在复杂和深刻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早期宣传和传播的。从政治上说,山东内部混乱、外部深受帝国主义压迫,外部帝国主义侵略和内部民族危机加深构成了山东特殊的政治环境;从经济上说,山东近代交通便利,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农村封闭的经济状态都客观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文化上说,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迪了民智,民众思想开始觉悟,这在思想上为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清除了障碍。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入山东。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考察其历史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阶段是从1906年春到1919年冬,我们称这一阶段为传播的前奏;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到1921年7月,这一阶段为初始传播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21年7月到1927年7月,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进一步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的形式、特点以及传播经验受制于山东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从传播形式看,山东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各种途径、创新传播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其中包括进步组织的组建、出版进步刊物、报纸以及办书店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从传播特点看,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性,这些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有其独特地位。山东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从秘密发展到公开宣传,从涣散团体到严密组织,从星火到燎原事业。从传播经验看,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坚持本土化策略,积极扩大在工农群众中的传播力度,还得到了“开明人士”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人民思想觉醒,奠定了山东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中的独特历史地位。山东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山东大地传播开来,为共产党在山东地区落地生根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