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种高效、低毒植物性的生物杀虫剂。印楝素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独特,然而该制剂对水稻螟虫的研究报道很少,为适应无公害水稻发展的需要,寻求适合于水稻螟虫防治的新型生物农药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印楝素与常规化学杀虫剂不同的作用方式,探讨了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田间应用技术等,主要结果如下: 1.本文系统研究了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印楝素对二化螟有拒食、生长调节、抑制产卵、忌避、内吸等多种作用方式。印楝素有效成分0.75×10-3、0.5×10-3、0.375×10-3、0.3×10-3、0.25×10-3ml/L处理稻茎,对二化螟拒食率分别为70.82%、65.74%、58.64%、36.69%和23.61%。用印楝素有效成分0.75×10-3ml/L和0.5×10-3ml/L处理水稻苗饲喂3龄幼虫,幼虫分别于6d、12d全部死亡。用印楝素有效成分0.375×10-3、0.3×10-3和0.25×10-3ml/L低剂量处理稻苗饲喂二化螟幼虫,对其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24d对幼虫发育的抑制率分别为77.63%、63.16%和55.26%。印楝素对二化螟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作用,10×10-3ml/L的剂量喷洒稻株,对成虫产卵忌避率达88.60%。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二化螟蚁螟对印楝素比较敏感。同时发现水稻对印楝素有一定的内吸作用,而且根部比叶片更易吸收传导印楝素。 2.研究了印楝素对二化螟的作用机制。印楝素对二化螟幼虫体内几种解毒酶(羧酸酯酶、非特异性酯酶、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二化螟幼虫取食印楝素处理的稻苗,处理试虫体内非特异性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有显著抑制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能力逐渐增强,24h的比活力分别为0.7737和0.6829;48h的比活力则分别降到0.6981和0.3902。对羧酸酯酶有可逆性抑制作用,处理12h后,其羧酸酯酶的比活力为0.3693,但随着时间的增加,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明显开始上升,到48h时甚至超过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正常水平,达到了1.129。结果表明印糠素对梭酸酷酶早期表现为抑制作用,后期表现为诱导作用。对酸性磷酸醋酶和乙酞胆碱酷酶基本没有影响。 3.研究了水稻二化螟成虫对印糠素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二化螟成虫触角受印糠素3xlo一ml/L剂量刺激后,雌、雄触角电位分别为10.824mv和62.123mv,分别是对照的2.55和3.79倍,表明印谏素对二化螟成虫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同时发现二化螟雌、雄成虫对印棣素的反应差异显著,雄虫EAG反应明显强于雌虫。当印株素剂量为10xlo一3ml/L时,二化螟雌、雄成虫EAG反应反而被抑制。 4.通过对初孵蚁螟在盆栽水稻上不同施药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印棣素防治二化螟,先打药后接虫的保苗效果明显优于先接虫后打药的效果。用印糠素有效成分6xlo一3ml/L处理盆栽稻株,发现打药48h后接虫的保苗效果为90.02%,接虫48h后打药的保苗效果为83.57%。结合田间试验,生产上应用印棣素时,印辣素比化学农药适当提前1一2d喷药防治,以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5.本文对印糠素防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0.30,0印株素乳油62.5ml和125ml防治二代二化螟,施药后Zzd保苗效果分别为88.14%、94.13%,防治效果为85.36%、90.76%;而对照药剂三哇磷一ooml/667m2和somlz667mZ,施药后2一d保苗效果为59.670,0、58.54%,防治效果为85.90%、78.20%。印糠素可以作为防治二化螟的有效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