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藏地质特征是精细油藏描述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油藏后期改善开采情况的核心基石。姬塬油田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六个构造区之一的陕北斜坡,区域地理上处于陕西省定边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位于陕北斜坡的西部,开采层系主要以三叠系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为主,姬塬油田在近年的发展中成为建设速度最快最稳定的油田。本次研究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理论的协同综合指导下,借鉴区域构造背景、沉积背景等,对姬塬油田L21区长4+5进行精细小层划分,描述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在分析测试的辅助上研究了研究区目的层油藏地质特征。总之,通过本研究对L21区目的层地质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同时对油藏特征进行剖析及刻画,本文得出了以下认识:(1)L21区长4+5层位在标志层的控制下,将长4+5细分为8个小层。本区油藏构造为西倾单斜的特点,区内发育多条东-西走向的鼻状隆起构造。(2)研究区长4+5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从北向南方向发育5-6支河流,平面上优势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长4+521和长4+522期水动力条件最强,砂体沉积最厚,储层砂体平面展布受控于沉积相。(3)L21区长4+5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含部分长石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为11.1%,主要以水云母、绿泥石以及高岭石为主;储层岩石平均面孔率为3.43%,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的孔隙类型,束缚水饱和度偏高,两相渗流区较窄,水驱油驱替类型以网状驱替为主,驱替效率较好,一般都高于45%。(4)研究区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目的层埋深较深,使得其遭受到压实作用,同时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交代作用都对孔隙有很大的后期改造。目的层成岩阶段在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期之间。(5)姬塬油田L21区长4+5储层孔隙度主体分布范围在8%~13%之间,平均为10.3%;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在0.2m D~2m D之间,平均为1.34m D,属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评价结果为中等偏弱,层内夹层发育较为稳定,厚度相对较薄;层间隔层岩性大多为泥岩,厚度同样较小;相对高孔高渗区呈片状广泛分布在主河道中央及研究区北部,高孔带孔隙度>10%,局部大于12%,高渗带渗透率>0.5m D,局部大于1.5m D。(6)通过分析研究区含油性控制因素,认为岩性物性变化形成了岩性圈闭,优势沉积相带及良好的储层物性有利于油气的储集,综合判断长4+5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