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床,是斑岩型钼矿中比较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在中国东部,特别是本研究区及邻近地区,产出了多个隐爆角砾岩型的大型钼矿床。因此,对研究区这类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床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其主要控矿构造隐爆角砾岩筒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床成矿构造研究与指导找矿研究的典型意义。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矿体多分布于隐爆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中,因而对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的研究,首先得对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隐爆角砾岩筒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的东秦岭熊耳山地区,处于我国著名的东秦岭钼矿带中。矿床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由于隐爆及成矿作用的多中心、多期次、多级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造成了本矿区角砾岩体分布和矿化规律的复杂与特殊,进而给隐爆作用及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近年来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又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地质学中常用的进行数值模拟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求解各种力学性质较为复杂的高速碰撞、爆炸与冲击等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基于数值模拟研究的优越性,近20年来,那些已在传统构造地质学、成矿学、大地构造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都已致力于构造地质乃至大地构造的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运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在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质,力学和计算模型,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判断构造形成的力学性质,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成矿构造形成机制的分析与探讨。本研究,通过总结木头沟隐爆角砾岩筒构造特征,分析其角砾岩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以及角砾岩体构造形成条件,对木头沟角砾岩筒构造形成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隐爆角砾岩筒产生的物理本质、动力学原理和地质构造规律方面,生动地再现了木头沟角砾岩筒构造的形成过程。将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与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并与区域上的构造事件及区域上其他角砾体构造特征结合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出角砾岩筒构造形态的有关特点,对木头沟角砾岩筒构造形成机制进行探讨,以及明晰角砾岩筒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实际找矿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