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辨识的大型空间结构振动控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la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复杂,航天器结构逐渐趋于大型化和柔性化。由于空间环境下缺乏大气阻尼等因素,大型航天器在进行位姿调整时所造成的挠性振动很难自行衰减,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航天器的结构损伤或任务失败,降低航天器的使用寿命。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型航天器的挠性结构进行振动抑制。由于在轨太空环境复杂及其他不确定的因素,通过有限元仿真或地面试验确定的大型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相比仍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开展基于模型辨识的大型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首先,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帆板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学建模进行了研究,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了含压电片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利用模态价值准则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降阶,并通过降阶前后的bode图及动力学响应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利用输入和输出数据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了模型辨识的研究。并分别对比了输入数据和不同观测点数量对模型辨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随机输入数据和多点信息下辨识得到的模型更加准确。多点信息下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误差均在1%以内,且辨识模型与真实模型的动力学响应曲线几乎重合。最后,开展基于模型辨识的大型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算法和仿真研究。将经典的LQG控制理论与模型辨识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型辨识的LQG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对激励信号和测量信号的设计,利用ERA算法完成大型空间结构状态空间模型的高精度辨识,利用辨识模型设计了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LQR)和Kalman滤波器。先对比了单点和多点信息对于滤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多点信息得到的滤波值更加准确。之后设计了纯弯曲和弯扭耦合两种情况下的振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型辨识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两种工况下的振动,且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最后与传统基于有限元模型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模型辨识设计的控制器效果优于有限元模型设计的控制器,这也验证了基于模型辨识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慢性肾脏病(CKD)与高血压均对心脏形态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斑点追踪技术(2D-STI)被推荐用于观察早期阶段心肌损害。基于2D-STI的心肌做功评价方法因无负荷依赖性而能更客观地反映左室心肌功能。本研究拟应用2D-STI技术及其衍生的心肌做功方法评价单纯CKD和继发肾性高血压的CKD患者的左心室心肌
多声音事件检测是一项对音频事件进行分类并标注其起止时间的技术,它在公共安全、智能家居、多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不同的声音事件有时会同时发生而产生彼此重叠现象,并且背景噪声的存在也会使声音事件的识别更加困难。目前在对检测声音事件起止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常使用依赖强标签数据集的有监督学习方法,然而,强标签数据集较少,且高性能深度网络模型往往具有大量的参数,难以应用于嵌入式系统。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领域掀起了巨大的发展浪潮,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动驾驶车辆作为一种可高速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它能够自主感知周边的环境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自动驾驶车辆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可以独立或者协调合作完成预定任务,到达设定的目的地。为克服高速公路上车辆因发生碰撞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本文基于人工势场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保持自动驾驶车辆行驶无碰撞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始病灶处脱落进入外周血的一种细胞,CTCs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少,富集捕获CTC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利用花粉的纳米鱼笼结构无需免疫标记即可实现CTCs高效、快速地捕获,但花粉的孔径单一,难以调控。本文将提出复合纳米框架结构模拟纳米笼结构。该结构由内部贯通的垂直纳米线阵列及表层结构丰富的纳米纤维组成。这种新型的三维复合纳米框架结构具有尺寸可控、人工规模化制
车载HUD(Head Up Display)系统是一种车载视觉辅助驾驶系统,可将车速、导航等重要信息投射在驾驶者视线前方,避免因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引起的危险,提升驾驶安全性。车载HUD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存在功能信息繁杂、需求层级不明等诸多问题,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系统性研究,影响了驾驶安全与用户体验。因此,从用户需求角度对车载HUD系统设计进行研究,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法与流
学位
为了缓解新形势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传统火电机组调频能力不足带来的电网调频压力,亟需寻求新的调频资源和调频手段。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电力系统调频提供了重要思路。研究并理清储能参与调频的机理、入网模式、控制策略及容量配置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针对负荷侧灵活储能和发电侧电池储能系统参与调频进行了相关研究,重点研究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负荷侧储能接入电网控制策略以及火-储联合调频下
海水中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和化学资源,为了探测和开发海洋资源,潜水器耐压壳的研究就至关重要。本文从仿生学角度提出了几种新型的耐压壳结构,建立了参数化数学模型,研究它们在线弹性和非线性下的屈曲模态和屈曲载荷与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探究了加肋结构对壳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推导了耐压壳在线弹性下的屈曲载荷公式和非线性下的极限载荷公式,可以为耐压壳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常见生物中抽象
近年来,大量化石燃料的消耗造成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同时,各种污水的处理方式不当也导致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因此,有关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物降解相关课题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利用阳极菌落的生物催化氧化作用降解有机质并释放电子,在产电的同时还可以用于降解污染物。电极是决定MFC制造成本和性能的关键部件。原则上,MFC的功率输出主要取决于阳极上细菌对有机底物的氧化速率和阴极上的氧还原
苏麻又名为白苏、香苏、家苏、假紫苏等,它属于药食同源的一年生草本经济作物,它的叶子、茎部以及其籽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这当中,苏麻籽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种类丰富。苏麻籽具有其特有的芳香,适口性好,口味易于被大众接受。目前苏麻籽榨出油后,剩余的饼粕仅作为饲料和肥料,用途较窄,综合利用率较低。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苏麻饼粕蛋白饮品的研制。首先按国家标准测定苏麻籽粕的主要成分,其次进行苏麻饼粕蛋白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