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总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4年至2007年ICU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提高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1.统计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ICU住院患者的1561份下呼吸道痰培养的检测结果。2.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及ESBLs检测。3.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分析。结果1.病原菌构成共培养革兰阴性杆菌1352株,占全部病原菌总数的75.2%,且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年来分离出前五位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2.7%),鲍曼不动杆菌(16.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大肠埃希菌(10.0%),肺炎克雷伯菌(6.7%)。铜绿假单胞菌始终占据绝大多数(40%左右),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增高趋势。首次检出菌中4年来前五位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2.1%),鲍曼不动杆菌(17.9%),大肠埃希菌(12.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2%),肺炎克雷伯菌(6.2%)。铜绿假单胞菌依然占据首位,并逐年增高。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增高趋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总检出率高达52.1%。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65.9%和52.7%,且在2004-2006三年间呈上升趋势。3.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结果3.1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本组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组细菌仍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1.2%~31.3%)。非产ESBLs组细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明显低于产ESBLs组细菌(6.5%~31.3%Vs 35.7%~95.5%),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也较产ESBLs组低(15.2%~78.3%Vs33.7%~94.4%)。产ESBLs与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3.2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基本耐药,对多数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89.9%以上,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为59.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11.2%,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为4.5%。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耐药率均高(70.8%~94.4%)。但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保持较低的耐药性(2.2%~28.3%),并且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全部敏感。与非产ESBLs菌相比,产ESBLs菌对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明显增高。3.3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对青霉素类基本耐药。除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为41.7%,对其余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在87.5%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1.3%,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4.2%)。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耐药率均高(56.3%~91.7%),但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下降。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保持较低的耐药性(2.3%~25.6%),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全部敏感。与非产ESBLs菌相比,产ESBLs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高。4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4.1鲍曼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药物呈高度耐药(64.9%~99.4%),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达到了26.6%和32.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1.2%。4年中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无明显变化。与首次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相比,总体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一般高出10%~15%,具有明显差异。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都在50%左右,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高达48.6%和54.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44.2%。对其他抗生素均高度耐药。但在4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呈逐年下降趋势。与首次检出菌相比,总体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具有明显差异。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绝大多数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低为32.6%,此外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为43.2%。4年中,对磺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递减趋势。与首次检出菌相比,总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高出约10%,但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无明显区别。结论1 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多重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为主。2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产ESBLs与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相比其耐药性有明显差异。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的变化,对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4应重视下呼吸道感染早期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点,以选择合理的初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