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内涵、实现路径及思考——基于叙永县兴隆乡卷子城村的调研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和减贫的新方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人口具有显著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始采用精准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及相关联动扶贫方式,即精准扶贫方式。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的难点表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而要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加快我国农村脱贫步伐,则必须攻克这三方面的难点。  本文以叙永县兴隆乡卷子城村为例,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从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以入村调研、下户走访、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等为手段,重点探讨卷子城村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运行中的问题及改进机制。笔者以为,叙永县兴隆乡卷子城村的扶贫工作,既符合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要求,又带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鲜明特点,是我国推进精准扶贫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
其他文献
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上级政府的代理人,又是辖区民众的代理人,这使同级地方政府间竞争兼具政绩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在政治科层体制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