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概括化的自我效能信念,足个体对自己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坏境时的一种总体的自信心。它能在较广泛的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的水平。本研究主要探讨某专科院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问题。
本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对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进行人口学变量的统计分析,找出这些变量的人口学特征;第二,对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探讨前两个变量对心理症状的预测作用。第三,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并结合理论,构想出各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讨各中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更多的采用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女生的抑郁、焦虑症状较男生更显著一些;其它方面的人口学变量差异不显著。第二,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密切;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逃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并对以上四种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三,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密切;与抑郁、焦虑和总体心理症状呈负相关,并对它们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直接作用并不显著。第四,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症状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于心理症状的预测作用主要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实现的;即,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症状之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