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Zn-Nd合金作为胃肠吻合钉的应用潜力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Mg-2Zn-0.5Nd合金在胃肠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潜力,对Mg-2Zn-0.5Nd材料学基础性能、体内外腐蚀性能、腐蚀速率、体内生物相容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研究方法:本研究用拉拔与退火相互结合的方法制备直径0.3mm的Mg-2Zn-0.5N合金细丝。我们通过拉伸实验、爆破压实验、电化学腐蚀实验,测得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爆破压力、腐蚀电压与腐蚀电流,评估该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体外引流液浸泡实验来进一步研究Mg-2Zn-0.5Nd的腐蚀情况。通过收集临床毕II式根治术术后患者腹腔脾窝、胃内、十二指肠残端三种不同位置的引流液来分别进行体外浸泡实验,测定镁离子的析出量,计算镁合金的腐蚀速率。此外用扫描电镜观察在体外条件下,镁合金腐蚀方式与该合金表面的腐蚀情况,探讨镁合金腐蚀的腐蚀行为。最后,我们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Mg-2Zn-0.5Nd合金的体内腐蚀情况、生物相容性与其在体内的炎症反应情况。动物实验是在动物胃壁与肠壁上缝合Mg-2Zn-0.5Nd合金细丝,用于检测和评价镁合金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与炎症反应。本实验将镁合金金属丝缝合在新西兰兔胃壁与肠壁上,通过对实验动物的金属缝合物周围组织进行HE染色,来观察分析病理切片,来评估镁合金材料在植入期间对动物胃肠壁局部组织的影响,通过沿耳缘静脉抽取兔子血液并进行Mg2+等金属离子及ALT等生化指标检验,来分析镁合金材料在植入期间对动物身体机能的影响;同时对植入金属丝进行电镜扫描和对实验动物进行CT断层扫描,分析镁合金在兔体内的降解与吸收情况。研究结果:Mg-2Zn-0.5Nd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为256MPa,伸长率为12.56%,吻合口的拉力达到16.8N,吻合后爆破压达到17KPa,镁合金的腐蚀电压为1.750V,腐蚀电流密度为133.0 u A/cm2,结果表明Mg-2Zn-0.5Nd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力学性能,且其制成的吻合钉吻合后能够给吻合口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同时通过体外引流液浸泡实验说明镁合金的可降解性,镁合金在三种引流液的体外腐蚀速度表现为不同位置的腐蚀速率与变化并不相同,但体外腐蚀速率均过快。体外腐蚀电镜扫描的结果说明镁合金的腐蚀方式为表层多起点腐蚀,逐步向深层扩散,边腐蚀边剥脱。动物实验、金属离子等生化指标检验与病理组织学分析证实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及良好的降解性能,体内的腐蚀速度缓慢。同时CT断层扫描与体内腐蚀电镜扫描观察腐蚀行为与体外腐蚀电镜扫描一致,均表现为由表层多点位开始腐蚀,逐渐深层扩散且剥脱腐蚀产物。研究结论:Mg-2Zn-0.5Nd合金细丝极限抗拉强度为256MPa,伸长率为12.56%,吻合口的拉力达到16.8N,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Mg-2Zn-0.5Nd合金吻合的吻合口的破裂压力约为17KPa,远远高于YY 0245-2008标准的规定。Mg-2Zn-0.5Nd合金腐蚀电压为1.750V,腐蚀电流为133.0 u A/cm~2,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够满足临床对于吻合钉的要求。动物实验,病理组织的HE染色分析,生化检验结果说明Mg-2Zn-0.5Nd合金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体内外的腐蚀实验与CT断层扫描说明Mg-2Zn-0.5Nd合金多点腐蚀,逐步加深且腐蚀产物剥脱扩散的腐蚀方式。体外引流液浸泡实验与动物实验体内腐蚀实验表现的腐蚀速率截然不同,体内腐蚀实验腐蚀速率缓慢,而体外引流液腐蚀实验腐蚀速率过快,也许是体内外Mg-2Zn-0.5Nd合金所处微环境不同导致的。在体外的腐蚀实验不具备动物体内腐蚀实验所拥有的稳定,平衡的微环境,因此导致腐蚀速率的不同。综上所述,Mg-2Zn-0.5Nd合金有作为胃肠肿瘤外科手术中可降解吻合钉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矿化胶原(Mineralized collagen,MC)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为了加快MC的新骨形成,本研究将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与MC联合使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观察对比不同时期MC/CGF材料和单纯MC材料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后的新骨形成情况及生物力学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上应用的钛锆(titanium-zirconium,Ti-Zr)种植体材料为基础,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铜(Cupper,Cu)元素,研制了出了一种新型Ti-Zr-xCu合金,期望其既能满足生物安全性,又能通过在体液内持续和稳定地释放微量Cu离子,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值。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i-Zr-xCu材料的抗菌性和细胞相容性,为未来研制抗菌钛锆窄直径种植体提供理论参考。材料与方
目的:润瓷(Hyramic)是由深圳爱尔创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树脂纳米陶瓷,该陶瓷在聚合良好的树脂基体中嵌入纳米陶瓷颗粒,其结合了陶瓷的物理和机械优势,并改善了复合树脂的抗弯性能和耐磨性,具有较低的刚性、脆性和硬度,以及较高的柔韧性和断裂韧性,在压力载荷下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和磨损潜力,在抛光后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牙体缺损的修复,实现高效省时的工作流程。如何提高润瓷与牙体之间的粘接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本
目的:比较ProTaper Universal、Wave One Gold、M3和One Curve预备L形树脂模拟根管时的成形能力。方法:将40个树脂根管模块分为4组,分别用ProTaper Universal、Wave One Gold、M3和One Curve四种镍钛系统预备至25号。用相机记录每个树脂根管预备前、后的图像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叠加,从距根尖1mm开始,测量根管弯曲内、外侧各1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stimulation,LIPUS)能够促进多孔钛合金支架(Ti-6Al-4V)内MC3T3-E1细胞的迁移长入和分化,促进成骨。为阐明其机制,必须建立有效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在大鼠皮下植入MC3T3-E1细胞与多孔钛合金支架材料,创建动物模型并筛选适宜植入模式,为LIPUS促进
目的:甲基丙烯酸酯明胶(GelMA)水凝胶因其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与天然细胞外基质高度相似,可以为体外细胞培养提供模拟条件,已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重要的应用。但机械性能较差,粘度低等问题可能限制GelMA水凝胶的应用。本课题尝试对GelMA水凝胶的形态和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冷冻温度和时间对GelMA水凝胶合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一步法制备包裹GelMA水凝
目的:生物惰性陶瓷氧化锆因具有高机械强度、耐腐蚀性、抗断裂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然而,作为生物惰性材料,氧化锆不易与骨组织形成有效的键性结合,不具备骨传导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引入多孔结构来提高基体与骨组织的机械结合,为细胞浸润,营养运输,废物处理,新生组织的生成提供宿主环境,通过系统性的设计实验方案并不断优化多孔氧化锆的成
目的:目前,骨科、口腔外科等领域对于骨折创伤的手术治疗主要使用坚固内固定技术,临床上用于内固定的材料主要为由钛合金或者钴铬合金等制成的各种医用金属材料,如钛钢板和髓内针等。钛合金的弹性模量是人皮质骨的5倍,在骨折愈合的后期会产生应力遮挡作用。而且,研究显示体内金属释放离子、过敏原等物质可在局部或者全身引起炎性反应或者毒性反应。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可生物吸收或可生物降解的金属,特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脱细胞神经基质因其保留了部分细胞外基质和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低免疫原性,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治疗神经损伤的辅助材料,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基于细胞外基质和聚乳酸-己内酯(PLA-PCL)的新型双层结构神经导管,用于神经修复,并通过各种手段验证其对神经再生的效果。研究方法: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种导管,分别为细胞外基质导管(Extra
目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颌面部骨缺损是当前整形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本实验基于骨组织工程的生物活性因子-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三要素,通过构建鼠脂肪干细胞(rat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rAD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s)、rADSCs、纳米羟基磷灰石/I型胶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ano-hydroxypatite/col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