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铝电解发展的100多年中,电解槽设计、电解质组成以及自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每吨铝的电能消耗已经降低到13000~14000kW·h,但是铝电解的能量利用率却只有40%左右。铝电解的电能消耗由槽电压和电流效率决定。目前电流效率已经提高到95%,因此节能的重点放在了减少槽电压上来。电解质的欧姆电压降是能源浪费的最主要原因,阳极底掌气泡的存在是增加电解质的欧姆电压降的原因之一。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研制了铝电解液面波动测试系统和铝电解多功能参数测试系统,这两套系统可以记录铝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液面的变化、槽电压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和炉温的变化;并使用这两套系统研究电流密度、极距和阳极尺寸对阳极气体析出行为的影响;本文对炭阳极和惰性金属陶瓷阳极的气体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这两套系统可以有效的工作,铝电解多功能参数测试系统还可以用于衡量所研究的阳极的性能。阳极气泡释放频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阳极尺寸和极距对气泡释放频率的影响很小。单气泡的体积随着极距的增加而增大,阳极电流密度和阳极尺寸对气泡体积的影响很小。金属陶瓷阳极在电解过程中,首先是阳极氧化,氧化膜生成的同时,也在溶解,电解一段时间后,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和生成速度存在一个平衡。相同电流密度下,惰性阳极上形成的气泡尺寸要远小于石墨阳极上的气泡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