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资源短缺、生态坏境恶化、发展战略选择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无可逃避的成为了人类必需面对的问题,人类是无节制地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还是重新选择一条理性的道路,实现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需尽快做出选择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并着手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出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既保持生态平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又顺应当代国家发展大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化工产业在经济建设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助臂。而由于重化工产业的过剩产能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飞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生态承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1998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陕西省榆林市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榆林市就迅速成为陕北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重点抓手,而随着基地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环境急剧恶化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解决榆林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无法顺应经济的发展问题也提上议程。本文通过阐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榆林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现状,对榆林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进行了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榆林市自2003年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做了综合评价,同时建立协同发展度模型,得出榆林市2003至2012年榆林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度走势,得出榆林市在协同发展道路上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得知榆林市协同发展度呈上升态势。最后针对榆林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