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示范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估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ingle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把握未来产业转移大势,我国从2010年开始逐步批复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截止到2017年,我国先后批复设立10个批次承接产业示范区,区域涉及中西部11个省(直辖市)、28个地级市设立10个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应该说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对于区域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为此,本文选取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为主体,通过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献梳理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脉络;同时,承接产业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是否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需要检验。为了解答此题,本文收集全国295个城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Method)验证了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推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严格稳健性检验下的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对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禀赋较优地区的推动作用要小于经济基础薄弱、无明显禀赋优势地区。本文的主要突破在于:第一,首次将双重差分法引入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济效应衡量,通过控制政策发生的地区效应、时间效应,能够有效克服相关文献评价效果的偏差,并通过严格的稳健检验识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第二,利用2000-2015年全国地级市统计数据,样本容量大幅增加,加之使用相对科学的方法,让评价的结论更为科学和有效。第三,仔细甄别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对初始禀赋不同地区效果的冲击,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这就说明未来大规模承接产业到来前,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悉心引导,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减少地区发展差距。得出的结论为规模推广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战略,更好平衡区域发展、把握将来产业转移大潮提供了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际油价高企,我国石化产品需求旺盛、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凭借其成本
数字化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化浪潮对媒介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必然引发了广告的传播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广告决策,无论受众决策、信
水电作为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是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能源项目。伴随各行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大、中型水电站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