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滤(NF)因其独特的孔径和荷电性,在单/多价离子分离以及盐和有机物分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同时具有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优势,在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售的商业NF膜大多带负电性,对于单/多价阴离子的分离效果较好,而不利于单/多价阳离子的分离。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单/多价阳离子的分离需求也很多,例如,盐湖提锂中的锂镁分离以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等,现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NF)因其独特的孔径和荷电性,在单/多价离子分离以及盐和有机物分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同时具有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优势,在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售的商业NF膜大多带负电性,对于单/多价阴离子的分离效果较好,而不利于单/多价阳离子的分离。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单/多价阳离子的分离需求也很多,例如,盐湖提锂中的锂镁分离以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等,现有的荷负电纳滤膜往往不能满足分离要求。因此,开发适用于阳离子分离的荷正电NF膜具有重要意义。聚乙烯亚胺(PEI)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氨基基团,是一种理想的实现纳滤膜正电化的胺单体材料。本研究尝试了两套思路制备荷正电纳滤膜,PEI作为水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方式直接制备纳滤膜,以及对商业纳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在界面聚合法中,以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作为NF膜的基膜,在其表面以胺单体PEI和酰氯单体TMC进行界面聚合,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基底配方、PEI分子量、水相和有机相单体浓度等因素对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量的PEI有利于提高纳滤膜表层交联度和Zeta电位,最优配方为0.8%PEI(70k Da)和0.08%TMC,对应PEI/TMC质量比为15.2:1,制备的纳滤膜PT8性能较好。膜PT8表面荷正电,平均孔径小于商业膜NF270。在对混合盐溶液的长期过滤测试中,PT8水渗透通量稳定在6.30-6.85 LMH/bar,对部分二价阳离子的截留率超过96%,Mg2+/Li+分离系数达到18.6。在抗腐植酸(HA)的污染测试中,PT8表现出低污染率(5.87%)和较高的污染恢复率(97.57%),耐污染性能强于NF270,且截留效果受污染影响小。在商业膜的表面正电改性研究中,采用两步接枝法,依次将PEI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接枝到膜表面,提高改性膜表面的正电荷密度。实验结果表明,与EDC/NHS活化剂相比,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CMPI)活化操作更简便,水通量衰减更小。随着接枝PEI分子量的减小,膜表面平均有效孔径变小,采用PEI 600 Da改性膜的平均有效孔径由原始膜的0.4393 nm降低为0.4052 nm,同时膜表面正电性增加,分离效果最佳。通过条件优化,确定表面改性过程的最优接枝条件为0.05wt%CMPI、2 wt%PEI和1 wt%EPTAC,改性膜对Mg2+的截留率从原始膜的57.65%提高到94.93%。抗污性和长期运行测试表明,与原始膜相比,PEI和EPTAC两步改性纳滤膜具有更好的一二价阳离子分离性能、抗污染性能和耐碱性能力。利用PEI中丰富的氨基基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或者协同利用EPTAC中的季胺基团表面接枝对商业纳滤膜进行表面正电改性,均能有效提高NF膜对一二阳离子体系的分离性能,同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耐污染性能。荷正电纳滤膜这些特点,预示其可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水软化和资源回收等领域中。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在应用时结构稳定性差和应用范围窄的问题,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并接枝聚丙烯酸(PAA),获得具有交联结构和p H值响应性的GO-PAA纳滤膜;对GO粉末、GO-VTES粉末、GO-PAA粉末和纳滤膜进行表征,采用染料刚果红、达旦黄、金橙、结晶紫、罗丹明B和碱性红分析纳滤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下,PAA链静电斥力减弱,链
随着纳滤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多孔基膜的性能和表面聚酰胺层的结构成为影响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与传统多孔基膜相比,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多孔基膜是一种新型高性能聚芳酰胺材料,具有优异的亲水性、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是一种理想的膜材料。本研究通过在水相单体溶液中添加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2颗粒,研究UiO-66-NH2的添加量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对PPTA多孔基膜表面聚酰胺层结构的影
机械加工工程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传统机械加工存在能源消耗大、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该文分析和探讨机械加工工程技术领域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数字化技术战略、智能制造系统引入、建议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员工培训等措施,以促进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升。通过研究提出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机械加工工程技术领域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支撑。
以聚苯并咪唑(PBI)为原料,采用配位诱导相转化法制备具有图灵结构的纳滤膜.通过改变聚合物的含量调控图灵膜的形貌,探究图灵膜的纳滤性能,并对图灵膜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制备的图灵膜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首次将配位诱导相转化法制备的图灵膜应用于耐溶剂纳滤中.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图灵膜具有优异的纳滤性能和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茶叶的茶文化和基于咖啡豆的咖啡文化,尝试围绕起源、技法工艺、认知理解、饮用者、饮用场所、传播等方面,探究茶与咖啡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并对中西文化融合视角下的茶与咖啡文化传承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膜分离技术因分离效率高和水资源回用率高在水处理方面展现出了极大优势。然而,分离膜水通量较低、膜污染现象严重,单一的膜分离技术无法全面去除污染物质,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开发高通量、抗污染的改性膜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膜材料设计角度出发,以分离膜改性为研究核心,通过筛分不同制备条件的纳滤膜,测试纳滤膜性能,并通过原位生长二氧化钛中间层与表面改性层的改性方法制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文章选择应用型教材和与今后就业岗位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推导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啤酒发酵仿真软件和谷氨酸仿真软件,充分利用使用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探求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积极参加微生物学课外兴趣活
当前,我国已经逐步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智能制造技术深刻影响诸多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智能制造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推动了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生产流程更加自动化,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基于此,首先阐述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应用路径,其次介绍其中的核心技术,最后简要分析智能制造技术在未来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
茶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史学和茶学两个学科,既包括历史考证,又需以史实为依据进行科学分析。但当前该领域研究者缺乏对这两个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认识,致使研究出现诸多讹误。本文选取茶文化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从史学和茶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证饮茶的起源时间、六大茶类的形成时间以及茶具的演变,为茶文化研究去伪存真,提供客观而科学的视角。
纳滤膜技术因其出水水质好、分离过程无相变、工艺运行简单以及便于模块化设计等优点在膜法水处理中备受关注。但是,纳滤膜组件的高运行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在不增加运行压力和保持产水水质的前提下,提升纳滤膜通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和使用成本。尽管利用界面聚合(IP)法制备的薄膜复合(TFC)纳滤膜已经商品化,但在饮用水处理领域依然存在着通量低、分离选择性差以及抗污染性能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