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并以其简单易用以及良好的扩展性和开放性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下一互联网至关重要的应用协议。SIP本身缺乏相应有效的安全机制。现有SIP安全机制普遍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和安全漏洞,并且会带来如服务器负担过重之类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SIP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会影响SIP会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SIP的承载运行环境将是高度开放并且分布式异构的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这将给SIP相应功能安全、可靠实现带来极大的隐患。高效、便捷的SIP安全机制对于SIP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IP安全机制必须从协议本身入手,并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的特殊性全方位地进行考虑,同时要保持下一代互联网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等特性。本文首先详细研究了SIP相关重要概念和属性,重点分析了SIP消息规范,包括SIP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随后对SIP安全威胁以及现有IP安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分析了注册劫持、服务器伪装、消息篡改和拒绝服务等安全问题,并对现有的SIP安全认证和加密方式进行了综述,包括HTTP摘要认证、基于身份的安全认证、S/MIME加密、TLS加密、IPSec加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ECDH算法的轻量级SIP安全认证以及密钥协商机制,并引入一次口令机制,提出了基于ECODH的安全验证和密钥协商机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论证,并与现有的RSA加密、DH密钥协商分析对比证明了其高效的轻量特性;同时本文还借鉴了IP路由器利用能力标记选择数据来防御DoS/DDoS的思想,在每个SIP网络域设置边界代理服务器对SIP消息执行“能力”分析处理,对所有过往的SIP消息全程监控和预警,以更好地防御DoS/DDoS安全威胁。这里的“能力”是指边界代理服务器选择处理SIP消息行为的参照依据,包括了符合SIP消息行为特征的相关安全属性与鉴别准则。本文提出的SIP安全机制更安全、高效和轻便,它解决了ECDH验证和密钥协商用户密码容易被窃取的风险,协商密钥较为简洁,实现过程便捷,并且更为完备地符合标准安全性评估规范。同时,本文引入“能力”标签,对过往SIP消息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能更为智能化地对不合法的SIP消息进行过滤,有效抵制DoS/DDoS。另外,对SIP网络拓扑轻量化地优化,便于SIP功能更为快捷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