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作为一种独特的农村信贷服务方式,既有助于农户在没有任何抵押担保的情况下,通过相互承担连带责任获得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又有利于发放机构信贷风险的降低和经济利益的提高。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地区成功进行了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贷款试点以来,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已经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中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贷款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绩效,主要包括其对发放机构经营绩效状况、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农户福利水平改善状况等,从而发现制约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的因素,对于农户收入的提高、发放机构利润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需求发生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生成机理,并从自动瞄准、担保替代、双向监督、还款共生和多方共赢五方面阐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独特运行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有利于实现金融机构的盈利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其次,本文为了更加客观地分析农户小组联保机制的绩效,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农户和金融机构两个层面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农户层面主要包括农户福利水平的改善、农户信贷满足的程度、农户信贷满意程度以及农户个性及心理的改变;金融机构层面主要有金融机构小组联保贷款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及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然后,利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和岱岳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区域对比和时序对比,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指标值并对各级指标的绩效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金融机构绩效指标的时序结果显示,金融机构的绩效水平都在逐年提高,但是其安全性指标尤其是不良贷款率指标绩效表现较弱;绩效指标的区域对比发现,在2009年,宁阳县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绩效不论是在金融机构层面还是在农户层面都要高于岱岳区;总体绩效结果显示,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绩效表现更好,利用率更高。最后,在绩效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农户小额信贷小组联保机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