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快速视频转码系统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的视频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必须经过压缩。国际电信联盟(ITUU-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不同场合的应用需求相继推出了一些视频压缩标准,如H.261、H.263、H264、MPEG-1、MPEG-2和MPEG-4。尽管这些压缩标准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技术,但是不同标准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规范,因此针对不同标准的编/解码器是互不兼容的,这给视频内容的分发和共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此外,即使是在相同标准下,由于部分解码终端的功能受限,如支持的分辨率、帧率等受到限制,也可能使得编/解码器不兼容。因此,如何解决内容提供者与终端的不匹配问题成了视频应用的研究热点。视频转码可以实现将一种标准格式的视频序列转化为另外一种标准格式的视频序列,将视频转码模块集成到媒体网关或者嵌入式播放平台等就可以实现内容提供者与终端的无缝连接。因此,研究视频转码尤其是嵌入式视频转码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基于DSP平台的MPEG-4的像素域快速视频转码技术,完成了如下工作: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像素域快速视频转码的软件架构及API接口,模块结构清晰、可扩展性较强。本文同时也对视频转码的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改进算法,如分辨率下采样运动矢量重映射算法、帧率下采样运动矢量重映射算法及图像分辨率下采样滤波器算法。在完成快速视频转码算法的标准C代码基础上,本文结合TI的DM642 DSP平台,完成了转码算法在该平台的移植,并针对DSP处理器的特性对转码算法中的性能瓶颈模块进行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优化,使得软件性能得到了接近30%的性能提升。最终设计完成的DSP平台转码算法可以实现3路并行的CIF到QVGA的转换。本文实现的视频转码系统可应用于媒体网关、多点控制单元(MCU)等领域,相比传统的PC平台转码网关具有能耗低、散热要求低、硬件规模小、成本低等多种优势,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无线通信技术以其高传输速率、高分辨率和低功耗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
扩频通信由于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截获率低、良好的码分多址能力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通信、雷达、导航和定位等领域。在通信侦察和频谱监测等非协作通信领域中,由于信噪
共形阵不仅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节省载体空间和实现宽角扫描,而且还可以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和减小天线/天线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共形阵在各种飞行器和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型信号发生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设定场景下的复杂信号,为高性能的终端设备研发提供高精度、复杂的测试信号。本文在微波矢量信
扩频通信具有低截获率、强抗噪声、抗干扰性,以及具有信息隐蔽和多址通信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卫星定位系统中。无论是美国的GPS,还是俄罗斯的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
随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不断增加,传统的点对点布线已远不能满足汽车愈加复杂的控制系统。本课题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传感测控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为解决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远程监测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实现草原生态远程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可视性,本文研究了基于GPRS的草原生态监测系统,利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