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髓,是人伦之始、众德之本。孝道超越了文字的区别,超越了国家、民族、信仰的界限,超越了时间的跨度,是人类灵魂深处最朴素的感情,也是最高尚的感情,是人类生命共同的大道!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几千年来,传统孝道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传统孝道伦理的道德教化作用;传统孝道伦理的家庭调节作用;传统孝道伦理的社会和谐作用;传统孝道伦理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凝聚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以及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传统孝道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回避的。例如,传统孝道伦理缺乏平等的家庭伦理关系;传统孝道伦理存在非理性、非人性的因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新型孝道观,诠释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返本溯源又立足现实,阐释了传统孝道的概念,论述了其基本内容和内涵,全面的、辩证的分析了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的作用,也指出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孝道逐渐显示出历史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孝道面临的现代困境,如传统孝道道德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弱化、社会孝道保障体系弱化等现实问题;并剖析了传统孝道伦理陷入现代困境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孝道的自身不足。通过上述的分析,文章提出现代社会建立新型孝道观的必要性,并在平等性原则、情感性原则、自律性原则、互益性原则等理念的支撑下,探索现代社会建立新型孝道观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建立新型孝道观念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孝道伦理教育,为建立新型孝道观念提供保障;完善孝道法制建设,为建立新孝道观念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养老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孝道观念提供社会保障。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在陶冶个人人格情操、调节传统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传统孝道伦理进行全面分析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新时期的孝道伦理体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