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胸腔镜不同术式治疗手汗症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寻求最佳术式。方法:对我科自1995年7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54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随访到408例(75.3%),随访的最短时间为术后12个月,最长时间为术后150个月,平均58个月,对随访到的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A组:T2-4节段胸交感神经链切除82例;B组:T2节段胸交感神经链切断135例;C组:T2节段胸交感神经链夹闭41例;D组:T3-4水平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旁路纤维(Kuntz纤维)切除150例。结果:四组患者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全组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治疗有效率达100.00%。认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的患者有92.7%(378/408),无明显改善的有5.39%(22/408),更差的有1.96%(8/408)。全部病例代偿性多汗总体发生率42.2%,代偿性多汗可分为三度:轻度:躯体出汗增多,但内衣保持干燥,几乎不影响日常生活;中度:出汗有时浸湿内衣,对日常生活稍有影响,但尚可忍受;重度:大量出汗湿透内衣,有时需要一天几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法忍受。四组病例轻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14.0%,中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20.8%,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7.4%。A、B、C、D四组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54.9%、48.1%、48.8%、28.0%,D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两组x~2=19.297,P<0.01;B、D两组x~2=15.190,P<0.01;C、D两组x~2=7.767,P<0.01),D组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A、B、C三组之间术后代偿性多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生活影响较大的是重度代偿性多汗,A、B、C、D四组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9.8%、10.4%、9.8%、2.7%,D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两组x~2=5.433,P=0.020;B、D两组x~2=6.141,P=0.013;C、D两组x~2=4.033,P=0.045),D组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除了代偿性多汗以外,四组病例中还发生以下并发症,如气胸41例,胸腔积血8例,鼻炎1例,胸背部疼痛12例,这些并发症散发在各组,程度均较轻,在术后半年内大多得到缓解,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而且在各组病例中发生率相近,与术式不相关。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3例,1例发生在B组(T2切断),2例发生在A组(T2-4切除),症状均在术后3-6个月消失。四组病例术后手汗症复发共8例,A、B、C、D四组术后手汗症复发率分别为1.2%、2.2%、7.3%、0.7%,发现D组(T3-4+旁路纤维切除)的手汗症术后复发率明显较C组(T2夹闭)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945,P=0.008),其余互相之间的比较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8例手汗复发患者手汗程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6例患者认为是接近正常人的状态,均表示可以接受,另外2例患者(均在T2夹闭组)复发手汗仍较多,认为生活质量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电视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方法,主要并发症是身体其他部位代偿性多汗,通过对不同术式的研究对比发现,电视胸腔镜T3-4双侧胸交感神经链+旁路纤维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疗效最确切,并发症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