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位移传感器的通用接口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栅是一种新型的位移传感器,利用时间测量空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为了提高时栅对传统位移传感器的兼容性,尽快普及时栅的应用,需要设计兼容传统位移传感器的时栅电气接口。传统的位移传感器(如光栅)大多“以空间测量空间”,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而时栅通过测量时间来间接测量空间的原理决定了时栅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个测量周期,使得在动态测量过程中时栅的位置反馈变得不连续。针对时栅动态性能不足和与典型位移传感器接口不兼容的问题,做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回转位置预测测量新方法,利用时间序列理论对时栅测量值进行建模、分析,预测出未来一个测量周期的角度值,并将绝对式离散角度测量值转化为增量式连续脉冲信号,进行位置反馈,使得基于静态测量的时栅传感器可应用于动态位置的连续反馈。研究了预测测量误差修正方案,利用当前实际测量值对上一次的预测误差进行修正,使得预测误差不会累积。2.以圆光栅和旋转变压器作为典型位移传感器,研究了以反馈增量位置值为代表的HEIDENHAIN圆光栅TTL增量式接口,以及反馈绝对位置值为代表的带数字转换器的旋转变压器接口的特点,分析了通用接口设计思想,并设计了时栅的TTL增量式接口和旋转变压器接口。3.设计了一块数据同步采集卡,可以同步采集光栅TTL增量信号、时栅TTL增量信号和时栅的旋转变压器接口信号,便于展开精度测试实验。4.对使用兼容接口的时栅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量精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测量时,时栅采用设计的TTL增量式接口和旋转变压器接口对测量精度几乎没有影响,与时栅原本的测量精度一致;动态测量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当角加速度值不大于0.03316″/ms2时,时栅的动态测量精度为±4″,且无论是采用TTL增量式接口还是采用旋转变压器接口,时栅的动态测量误差都具有相似的特性,即数控转台运动加速度越小,误差就相对较小;角加速度越大,误差就相对较大。综上所述,对典型位移传感器的通用接口的研究促进了时栅的兼容接口的设计,解决了在通用数控系统中传感器的位置反馈接口问题,进而促进了时栅传感器的产品化及应用普及化。
其他文献
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装,这些工装在产品的研发周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提高工装设计效率,将会直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航空发动机工装设计中不仅涉及到大量
航空相机稳定平台是一个集光、机、电于一体的复杂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在航空拍摄时,稳定平台能够隔离载机振动,使相机视轴保持稳定,提高航拍图像质量。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机床热变形已经成为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本文在2009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速精密数控机
本文以多螺旋桨组合浮空器为研究对象,考虑矢量推力的不对称约束特点,进行了饱和受限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抗饱和控制器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建立了多螺旋桨组合浮空器的非线性模型,得到了浮空器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大垂直速度和最大偏航角速率;在平衡点处对浮空器非线性方程进行了小扰动线性化,得出了浮空器纵向运动的三个典型运动模态:震荡衰减模态、升沉模态和浪涌模态;在平衡状态下对比了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扰动
气-水可压缩流的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是当今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R-M不稳定性是指当激波通过两种不同密度的流体界面时,界面将失稳,扰动将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实现对金属导体表面和表面下缺陷的快速检测。在无损检测领域,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被检测物体的缺陷位置及缺陷的南小直观的观测到,这样不仅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南南促进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普及。本文借助于传感器阵列技术,实现了脉冲涡流阵列探头对标准铝合金试件缺陷的扫描成像处理。本文首先介绍了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在
民用航空安全是一个受到世界关注的问题,飞行机组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有重要影响。研究飞行员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结合人为因素分析指导飞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用于航空安全量化研究的飞行员研究是一种新的飞行员模型,体现了飞行中飞行员与飞机的交互过程以及飞行员在其中的特性,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对于包含此模型在内的人机系统,目前尚无针对其人为因素不断变化特性的控制器设计。去伪自适应控制是一种无模型自适应的数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是航空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典型结构细节,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基于内聚力模型(CZM)的界面元进行了介绍,分别采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