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微柴胡疏肝散与传统汤剂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治疗效果,对超微制剂与传统汤剂进行量效关系的对比研究,明确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方剂、剂型和剂量的选择规律,对提高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量及节省中药材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按盲法要求,将60例消化科住院或门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的合格受试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服用超微柴胡疏肝散(1/3传统汤剂处方量);对照组患者服用传统柴胡疏肝散汤剂。两组均一日一剂,一次1包,饭前半小时温服用,每天服两次,共服用15天。参照1996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确定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辨证要求的症候的量化积分,治疗前后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病理检查,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查:包括血、尿、大便三大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及心电图检查.疗程结束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比较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疗效性指标(中医辨证要求的症状和体征、胃镜检查、病理检查、HP检查)的变化,并结合各安全性指标的观察对各组治疗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临床综合疗效(包括中医辨证要求的症状和体征、胃镜检查、病理检查、HP检查)总有效率,愈显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相当。2、用药后,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均有明显效果,并且两者疗效相当。4、胃镜检查充血、水肿情况、炎症病理分级、HP检查阴转情况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也提示两种药物治疗均有明显效果,并且两者疗效相似。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及心电图均正常.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3超微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综合疗效、症状体征的改善、胃镜、病理检查、HP阴转等方面与传统的柴胡疏肝散疗效相当,近期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超微柴胡疏肝散是一种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中药制剂。
其他文献
青年一代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问题的决策过程,并在符合社会权益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其潜力,青年群体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保证其社
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我国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降低我国
企业信用评级是评级机构根据科学的指标体系,采用严谨的分析方法,运用简明的文字符号对被评级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定其信用等级。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石和有序化的基本保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规范。我国社会转型后凸显的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
公务员工资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部分,规范、合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对政府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绩效有着重要意义。公务
重点对陕西理工学院的砖混结构房屋和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及建议,为汉中地区及其他地区灾后重建积累了经验,以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
通过实例,探讨在西门子840D系统的数控机床中调试数控铣头时要注意的问题。
<正>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已开始探索文官任免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文官制度大致经历过四次划时代意义的改革:①汉代的察举制度是第一次意欲打破任人唯亲坚冰的有益尝试;②隋唐以后
<正>在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很多上班族都已经习惯了晚睡,其中更有一些人经常熬夜。熬夜不仅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自身的健康,但是也许还不会注意到,熬夜还会对眼睛
近年来,"标准化"作为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之一,已受到税务行业的广泛关注和借鉴、运用。纳税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前提:一是纳税服务的种类、项目、节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