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故事《巴拉根仓》传承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智人物故事是以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为中心形成的故事群落。不但故事群数量庞大,而且故事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蒙古族机智人物巴拉根仓的故事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杰出代表。主人公巴拉根仓是民众经过长期口耳相传而虚构形成的智慧形象,体现民众对统治压迫的不屈不挠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巴拉根仓的故事传承也受到影响。一方面故事的传承圈在缩小,另一方面故事文本和内容面临衰弱。本论文以巴拉根仓故事文本和电视剧《巴拉根仓传》为对象,对巴拉根仓故事在传统语境中的生成演变和传承形态进行分析思考,以探究现代语境下传承发展之路。本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巴拉根仓的故事定位、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在蒙古族民族文化背景下探析巴拉根仓故事形成、扩布情况,认为巴拉根仓类型形态的“异文”化催生了母题元素的复杂化,同时民族意识的融入也刺激了故事中民俗文化日积月累,逐渐丰厚。第二章描述了巴拉根仓故事传承所在的蒙古民族文化历史环境,分析了巴拉根仓故事在传承中所吸纳和折射出来的民俗文化事象。第三章对传承人芒·牧林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做介绍,并分析当代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对传承的影响。第四章立足当下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际,对巴拉根仓故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探究和总结,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其他文献
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减少劳动者所引起的节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力本身带来的劳动时间节约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节约。归根到底,马克思活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提出背景是发达国家已经迈进了信息社会而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本文认为,由于传统工业经济强调自动化和机械化,其生产是资源依赖型的,而自然资源是稀缺